紙幣收藏者都知道,紙幣中任何一種類別的價格都是單獨核算的,收藏者應該對紙幣分類有所了解,以便于做到區分收藏。紙幣種類繁多,基本包括冠號分類、水印分類、時間分類、補號分類,版別分類比較復雜。
1、冠號分類
冠號就是指紙幣上面阿拉伯數字前的羅馬數字或拼音字母。在人民幣第四版之前的第一、二、三版人民幣紙幣中冠號為羅馬冠號,其中羅馬冠號有2個羅馬數字的冠號和3個羅馬數字的冠號。在冠號上還有顏色之分,如第三版1角幣,有紅色羅馬冠號和藍色羅馬冠號兩種。這些種類都是不同的,當然錢幣的價格也是不同的。在第四版之后的紙幣中冠號均采用拼音字母代替,很多人說是英文字母,是錯誤的。
2、水印分類
水印是一種幾乎不可見的印記,必須放置于特定環境下才能被看到,不影響物品的使用。水印的制作和復制比較復雜,需要特殊的工藝和材料,而且印刷品上的水印很難被去掉。因此水印常也被應用于諸如支票、證書、護照、發票等重要印刷品中,長期以來判定印刷品真偽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檢驗它是否包含水印。由于人民幣中水印圖案的不同,也決定了某中圖案存世量或價值的不同。
3、時間分類
如第四套人民幣有1980年發行的和1990年發行的紙幣,他們單看外表幾乎相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差在年代上,所以年代的不同也決定了錢幣的價值。
4、補號分類
補號也就是看冠號,因為印刷過程中是會出現印刷問題的,所以在印刷人民幣之前都會事先印出一些特定冠號來做替補用的紙幣,這些冠號的紙幣就被稱為補號,以便替補正常印刷時出現錯誤而不能使用的紙幣,因此這些補號非常稀少,尤其連號補號,價值也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