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10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紀念郵票1套、3枚和1枚小全張由盧天驕設計,發行這套郵票列入了郵票發行局1963年7月8日修訂的“1964年郵票選題計劃(草案)”,預定“1964年10月1日發行,內容著重宣傳三面紅旗”(小全張因售價變動延至10月20日發行)。《中國郵票史》第7卷對原圖(見第7卷彩頁)的設計有描述:“為了將發行過數次的國慶郵票做得有新意,設計人員在構圖形式上大膽創新,很快完成了色彩亮麗j形式新穎的郵票圖稿。這套郵票以天安門前涌動的人潮和漫天的彩球標語,烘托出國慶節的歡樂氣氛一”與原圖比較,郵票在許多細節上做了_些較大的改動,下面對第7卷中未涉及的原圖改動部分進行介紹。
以“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為內容的總路線是20世紀50年代后期提出的第一面紅旗,“大躍進”、“人民公社”是“總路線”的產物,因此郵票上“總路線萬歲!,的標語從原圖的“五星紅旗”下“升”到“五星紅旗”上面,以突出“總路線”在三面紅旗中的地位。標語“人民公社萬歲!”的下端由垂直改向了右側。
郵票上“中國共產黨萬歲!”和“毛主席萬歲!’'兩標語塔與畫面中部的祥云降低了高度,與上端的祥云拉開了距離。縮小’兩標語塔旁的6面紅旗,天安門前的22面紅旗也降低了高度,低于天安門的城墻。標語塔上的紅旗由原圖上的各7面減為各6面,可能按設計者的原意,兩座標語塔的14面紅旗和一面國旗,合計15面旗幟,寓意國慶15年,但6是3的倍數,為“著重宣傳三面紅旗”,而對紅旗數量作了調整。郵票與原圖最大改動處是增加了歡慶的人數,特別是增加了解放軍軍官和戰士的形象,這緣于當時開展的全國學習解放軍活動,1964年2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全國都要學習解放軍”的社論,指出“1964年毛澤東號召向解放軍學習,……一個學習解放軍的熱潮,正在全國興起。”郵票上標語塔旁的常青灌木叢被縮小,郵票左側拿花環的少先隊員由正改為半側面,并與兩個青年一起往左側移動,在原女青年的位置增加了一個頭戴大檐帽,佩戴軍銜肩章、軍種領章,手拿花束的解放軍軍官。右側手拿花束的農民和女青年向左移動,在與女少先隊員之間增加一個手拿花束的解放軍戰士。
郵票畫面上增加了氣球的數量,部分氣球的位置、中部祥云的形狀也有變動。郵票在對原圖作了上述改動后,使畫面更增添了節日的氣氛,特別是國旗旗桿中部處的祥云和氣球降低后,整個畫面疏密有致。只是郵票遺漏了一處小改動,原圖上為了畫國旗旗桿,把天安門東側城墻上第一面紅旗拉開距離過大,這種與實際不符的畫法,不知為何未作改動。來源: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