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郵報》刊登劉春和的文章,對文1郵票第1枚的設計,提出與原照片有兩處不同的見解,這是十分正確的。但郵票與原照片相比,實際上還存在第三處不同。
從1966年8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這幅毛主席向革命群眾招手大幅照片上可以看出,毛主席臂上佩戴的紅衛兵袖章,僅露出的一個“兵”字是很重的顏色,并非淺顏色的字體,如郵票所示的黃色,盡管當時《人民日報》不是彩色印刷,但袖章上字體顏色深淺,還是可以十分清晰地分辨的。特別是8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照片,是首次向社會公布的8月18目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招手的照片,是最原始且未加修飾的。那么,深色的是什么顏色呢?可以確定地說,毛主席佩戴的紅衛兵袖章深顏色字體即黑色字體,而不是淺顏色即黃色字體。
那么,毛主席可能佩戴黑顏色字體的紅衛兵袖章嗎?這要從紅衛兵成立過程說起。紅衛兵組織最早于1966年5月29日在北京清華附中成立,此后一些學校陸續成立紅衛兵組織,盡管使用了袖章作為標志,但制作卻十分簡單。正如劉春和文章中所說,當時獻給毛主席的袖章甚至沒有卷成筒狀,沒有包邊,只是一塊長方形的布印上“紅衛兵”幾個字而已。袖章制作簡單的另一點就是“紅衛兵”字樣有的是用黑色印制的,因為用水印的方法,在紅布上印黃字印制周期要長,費用也高,印黑字則簡單的多。當時,許多早期紅衛兵佩戴黑色字體的紅衛兵袖章并不鮮見。1966年毛主席第一次接見紅衛兵后,紅衛兵組織迅猛壯大。袖章的制作水平也隨之提高,字體顏色陸續采用了黃色,與紅色相配非常醒目。袖章形式也由窄條變得更加寬大,用料除了棉布以外,還有綢子、呢子等類型的。這是后話。
根據對《人民日報》的照片的分辨和紅衛兵歷史包括袖章歷史的認識,毛主席當時佩戴的是黑色字體的紅衛兵袖章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后來最早什么時間彩色宣傳畫把黑色字體修飾為黃色字體,筆者沒有考證過。改成黃色字體使毛主席佩戴的袖章整體顏色更為協調,也與此屆全國紅衛兵組織的袖章樣式保持了一致,確實是漂亮了。但直到近年,毛主席的這張黑白版照片見于報刊時,袖章依然是深色字體,并未改最初模樣,這就是歷史。
基于此,筆者認為,“文1”郵票第1枚與原照片相比的第三處不同就是改變了袖章字體顏色,這比起修掉中山公園牌坊,修整紅衛兵袖章褶皺,更突出了紅衛兵袖章的形象,突出了毛澤東對紅衛兵的支持,這就是當時的時代意義。來源: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