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來,市場上有兩個板塊頗為風光,一個是生肖票板塊,另一個就是小版張板塊,成為資金積極角逐的對象,投資者對于其的量價變化可以說是十分關注,因為這兩個板塊的動能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市場此后的基本運行態勢。盡管“庚申猴”票的價格早已高高在上,參與其中的普通投資者越來越少,但是這并未阻礙其穩步上升的步伐,反而是進一步加速了攀升的腳步,它的價格要不然也不會從年初的5000元漲到現今的的8800元,全張票更是超過了90萬元,突破百萬元大關已無任何懸念,那些在50萬元的高位仍敢果斷買進的投資者無疑是最大的贏家之一。筆者的一位朋友因為某種緣故將其手中唯一的“庚申猴”全張票賣掉了,成交價格為13萬元,當時認為這個價格已經相當不錯了,非常滿意,因為這位朋友怎么也不會想到當初花費6.4元買的“庚申猴”全張票,在二十多年后竟然能賣到如此之高的價格,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大贏家;然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從某種程度上講又是一個輸家,因為其賣完之后不出幾年時間竟又神奇般地上升了80萬元;什么時候買進“庚申猴”票都是對的,而什么時候賣出又是錯的,這種情況在其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北京天安門郵局為紀念新中國生肖郵票發行三十周年而特別推出了“中國生肖瑰寶”紀念郵冊,其中涵蓋第一輪、第二輪和第三輪全部生肖整版郵票的C款紀念郵冊的售價高達80萬元,這個要明顯高于當時的市場價格,但仍就受到了高端投資者的青睞,當即買下;時隔數月之后,目前的標價業已上升至128萬元,年底達到150萬元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生肖題材可以說是最大眾化的題材,并且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因而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以此題材而發行的生肖郵票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從一個純粹的收藏工具上升到了投資工具的高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非“庚申猴”票莫屬,生肖郵票因此成了市場中的聚寶盆之一;雖然其它生肖郵票的收益率要遠遠不及“庚申猴”票那樣如此驚人,但它卻成為了安全系數最高與回報最穩步的品種之一,比如說“辛酉雞”、“丙寅虎”等第一輪全張生肖郵票不都產生了翻翻行情嗎。由于市場的持續低迷,第二輪的“庚辰龍”全張票在2003年之時的價格曾經跌至60多元,它的面值是115.2元,其境遇可想而知;就是到了2009年年初也不過150元,比面值高不了多少,可現在你再看看它的價格,1200元也未必能夠買到全品百版連號的,這樣的上漲幅度就是連呼風喚雨的2003年小版張也難以匹敵,足見生肖郵票的價值在某些時候是不可限量的,我們缺少的是持之以恒的挖掘。
在本次行情中,JT高端票張和以2006年小版票為代表的編年票最為引人矚目,這在價格的變化幅度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從小愛科學”小型張、“西游記”票、“和諧鐵路”票、“防震減災”小版票等品種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熱門品種,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們不得不注意到:曾經在市場保持領先地位的2003年小版張卻卡了殼,就連“甲申猴”小版張、“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等品種也是無精打采,小版張似乎在一夜之間失去了方向,那些對于小版張癡迷的投資者更是焦慮萬分。其實,在一個強勢特征已經確立的背景下,這種情況乃是正常的,因為各路資金對于市場的領悟程度是有差別的,因而就會出現品種或者板塊之間價格變化差異大的現象,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板塊輪動。“甲申猴”大版票、“甲申猴”小版張、“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等曾不可一世的品種,之所以在本次行情中居于落后的地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資金的失控,而某個品種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想恢復到以往的強勢狀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甚至都有可能再也達不到先前的程度,任何資金都不會隨隨便便地進行新的運作,因為這要付出極高的成本,甚至有可能一敗涂地。由此,筆者想到了“文房四寶”絹質小版張,盡管該品種并沒有像“甲申猴”小版張那樣出現失控的局面,但是運作起來的難度卻非常高,拉升容易,出貨難,這也正是該品種在本次行情中不溫不火的重要原因,況且還是自身的行為,并未得到其它相關品種的積極配合。
2003年小版張在編年品種中是一個十分獨特的板塊,最為特殊之處就在于發行量上的整體偏低,特別是在其上市的初期被嚴重低估,比如說“毛澤東”與“青銅器”小版張,與那些發行量高達上千萬枚的小型張處于同一個層次,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價格與其價值嚴重背離,糾正這個錯誤是遲早的事情。果不其然,2003年小版張在此后的歷次行情中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成為市場穩定推進與發展的中堅力量。2003年小版張在整體之間的協調性要好于其它編年小版張,比如說2004年小版張和2005年小版票,這也正是后者難以成氣候的關鍵性原因之一,只能扮演其附屬品的角色。在其它強勢品種橫盤整理之時,2003年小版張的再度崛起乃是順勢而為之舉,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它起碼讓人們看到了某種信念的力量。通過觀察2003年小版張之間的價格變化不難發現,此次創出新高的的不再是“鼓浪嶼”和“崆峒山”小版張,而是“古橋”和“百合花”小版張,資金在運作技巧或者側重點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這種提升就使得品種之間的平衡性和協調性更好。精品越來越精的格局將會日益得到彰顯,對于這一點,投資者應該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才能有所收獲。市場是紛繁復雜的,有的時候可能是價值投資,有的時候又可能是價值投機,有的時候就是實實在在的純粹投機,在某些時候三者之間還有可能相互轉化,很難做出精準的判斷,所謂的判斷只是相對的,具有特定的時間背景,沒有絕對的。(周鳳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