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都舉辦世界地球日紀念活動,并確定一個紀念主題。2010年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 倡導低碳生活”
地球日,是在1970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發起的。海斯熱心環保工作,他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當年,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講會,他因此被譽為“地球日之父”。“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并促成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的召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地球日紀念活動影響遍及世界各地,其總的主題是“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以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地球日的主題離不開人類與地球的和諧相處,因此在郵票中也多用手與地球來表現。
2005年4月22日,是第36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是“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當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我國第一枚《世界地球日》郵票,這套紀念郵票一套一枚,面值80分。郵票設計極富創意,畫面中托住地球的雙手繪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既象征七彩陽光,又蘊含地球在世界各民族人民手中之意,以呼喚大家都來關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同時,五彩的雙手既表現了自然生態的多樣性,也表現了地球回饋給人類的多彩生活。這枚小小的郵票,作為國家名片,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政府保護地球的態度,向全體國民宣傳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同時發行的還有“世界地球日”郵票首日封一枚,中國網通還發行了我國第一套(共兩枚)“世界地球日”郵票IP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