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作為專業的論文,是不敢寫的,因為郵識有限。權且作為感覺,作為這個題目下的隨筆,貽笑大方。
一、量和題材的風光時代
在我近10年的外郵生涯中,耳聞目睹一些事,覺得炒郵是國際郵界早有的事。在我現在的知識結構里,知道四,五十年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國際上熱炒列支敦士登的郵票,因為那是個袖珍小國,發行的票自然少,帶動著宗教王國的梵蒂岡郵票也風光一陣。我開始集外郵時,早就不講它們了,現在這方面的史料也少。前幾天,我在一個外郵商處,看到新進來一部列支敦士登的郵票,定位冊好好的,前面的票也大體全,開價一萬元,算便宜的,不風光了。類似還有德國西柏林票,袖珍飛地票,10年前要3萬元一部,現在對半價。如果算上人民幣的國內貶值,那跌得更多。
后來國際上興盛題材票,許多人集英聯幫和法屬地的票。那時候,英聯邦三,四十國,碰到大事,同出相同圖的郵票,唯下面國名不同,呼啦啦一下子幾十套,也蔚為壯觀,夠愛好者忙一陣子。我集外郵時,可能趕上了尾巴。記得那時一組英王子查爾斯大婚的票子20幾套(不包括非同圖的),要170元,大約8元一套。但去年在趙涌網上我拍了一組10方聯220套,22國的同圖大婚票才400元。現在總體上英聯幫的票也不香了。看來單純的量和題材,都不能作為集郵炒作和郵價上升的根本。
這十年來,我看到許多人喜歡集發達國家的票子,說那些貨幣是硬通貨,不會貶值的,但這和炒作無關。
二、國家經濟實力顯英豪
探討一國的郵票在國際上的地位變化,也許會幫助我們認識郵票的價值秘密。可以作為典型分析的是蘇聯票。
蘇聯票,是現在國際郵界的熱門。一些外郵商對我說,現在在美國或歐洲的拍賣場上,照司各特目錄價很難買到蘇聯票。想當初,90年代末,中國市場上都是蘇聯打折票。蘇聯瓦解了,蘇聯票被販到中國來了。記得那時我買了一部四、五十年代的蘇聯票,880枚不重復的原膠新票,4000元,現在要上萬元了。其原因大概是,不到十年,俄羅斯興起了,經濟發展了,人們對郵票的興趣和需求增加了,郵價又上去了。
當然,在上升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蘇聯票都同樣上升,現在蘇聯票中漲的最兇的是30年代的票。也許,那一段時間的票,量少,要經得住戰爭的考驗,留下來很不容易。
與此類似,在中國外郵拍賣中的又一熱點是二戰時期的德國郵票,而50年代后的東、西德國郵票價格卻是日見其下。
從國際郵票的熱點轉移來看,關鍵是該國的經濟實力,決定其郵票的趨勢。蘇聯郵票是正面的例子,英法是反例。英法屬地郵票的下降,因為英國已不是日不落國了。與此相應,隨著東歐的變革,曾經國際郵票世界的姣姣者如東歐捷克,匈牙利郵票,郵票價格都下降。但這個時代,比照蘇聯,應該快結束了。在趙涌網拍賣上,匈牙利郵票已上漲了。在中國的大量匈牙利票正在作產品票被消耗。
相類似的還有越南票。有人相信,隨著它經濟的發展,它的郵票價格也會上升,所以在悄悄的吸納。現在越南票中的南越票,價格很便宜。尤其是那個沒發行的22枚郵票,比10年以前價格還跌了一半。
三、中國郵票看未來
毫無疑問,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郵票將成為世界郵票的熱點,集郵始終是有錢人的消費和收藏的游戲。不管中國郵市現在怎樣不規范,低迷,但新中國郵票中的姣姣者一定會成為國際熱門。一個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國家的郵票,一個世界經濟實力超群的國家郵票,不可能不在世界郵票中占有地位,成為熱門。中國的集郵事業,將成為世界集郵的希望,看看今年這次郵展會上的世界贊語,他們大概巴不得年年在中國辦展覽。
當然,在世界郵票熱點的轉移中也有不轉移的部分,就是世界各國的經典老票,不管是否成為國際矚目的熱點,它的司各特目錄價格始終在上漲。例如俄羅斯的沙皇時代票,尤其早期的,2009年版比2002年版漲了不少。轉載自 上海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