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猴,為我國珍貴的特產動物,是與國寶大熊貓齊名的一類保護動物。1963年9月25日,我國郵電部發行一套“金絲猴”特種郵票,以此來宣傳保護珍稀動物金絲猴。該套郵票編號為特60,全套3枚,面值40分,同時發行了無齒郵票。三枚郵票原畫作者是畫家劉繼卣,孫傳哲擔綱設計,由北京郵票廠采用影寫版印刷。
劉繼卣是一位以畫動物見長的畫家,他畫動物強調要畫活的動物,即要畫出動物在特定環境中剎那間的動態和表情。他曾說過,作為一個動物畫家,首先要了解動物的習性和生長的環境,這樣才能捕捉它們生活當中自然的動態。金絲猴主要生活于我國西南部海拔2500—3000米的高山密林之中,相貌奇特,圓頭長尾,青面藍鼻,鼻孔朝天,肩背毛發光亮如絲,長達30厘米以上,宛如一件金黃色的毛皮大衣,并因此得名。金絲猴喜歡在林間嬉戲,善于跳躍,攀援如飛,它是雜食性動物,但以野果、嫩芽、竹筍等植物性食物為主。
劉繼卣青年時代在工筆重彩和寫生方面的探索,給他以后的寫意畫法打下了基礎。在設計“金絲猴”郵票時,他采用國畫兼工帶寫的小寫意表現手法。金絲猴頭部和背部的色彩同紅狐一樣,而四肢和尾部都是淡灰色,胸部是白色,有一雙圓而黑的眼睛。臉為蘭色,鼻子上翻,背部兩側有兩組淡黃色的長毛。三枚郵票形象生動地展示了金絲猴在大自然生活中的動態。第一枚郵票描繪了一只端坐在高山巖石上的雄金絲猴,其神態安詳,悠然自得。畫面上的幾枝翠竹,點明了金絲猴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環境。第二枚郵票畫面以野葡萄的枝葉為背景,描繪了一只大金絲猴和一只小金絲猴嬉戲的情景,兩只金絲猴的神態逼真,性格活潑,妙趣橫生,既突出描繪了金絲猴美麗的外形,也傳神地展示出了金絲猴機警敏捷和活潑好動的性格。第三枚郵票畫面描繪了猴媽媽正在給小猴子“抓癢”的有趣情景,生動地表現出了金絲猴的母愛之情。
“金絲猴”郵票面世之后,不但使國內外更多人都能欣賞這種珍貴的動物,也博得了眾多集郵者和動物專家的好評。在建國三十周年最佳郵票評選活動中,特60“金絲猴”曾被評選為最佳特種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