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一片紅”郵票共有幾套?幾枚?究竟是什么原因撤銷發行的?這是令集郵界議論紛紛的問題。第八卷參編者從一開始就把這個問題作為重點,反復深入地進行了調查。
參編者最初在中國郵票博物館看到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和《全國山河一片紅》兩套郵票的檔案。原來1968年9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聯合發表社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慶祝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成立革命委員會。郵票發行局當即決定發行郵票,并設計一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郵票,計劃在1968年10月1日發行。這套郵票畫面是毛澤東和林彪向熱烈歡呼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工農兵群眾揮手,背景是汽球懸掛下的標語,票圖下方印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字樣。此即人們所說的“全面勝利”郵票第一稿。下廠訂印時,編為文14,票幅為60×40毫米。開始是一個面值(8分),后經郵電部通信組同意,在同一圖案上,改變“中國人民郵政”6個字的刷色,另印一枚22分面值郵票。據查到的北京郵票廠發貨單證實,此票8分、22分兩種面值郵票已大量印制,并且已由郵電部軍管會下發了發行通知。但此票為什么又在1968年9月27日撤銷發行了呢?檔案中沒有記載,僅有郵票發行局下發的一份電報,稱:“你局已接到或將要接到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和《毛主席給日本工人朋友們的重要題詞》郵票,請立即停發”。
后來,參編者在郵電部檔案館查到了一份郵電部軍管會于1968年10月8日呈國務院的報告,內稱:“根據中央首長9月27日在中央宣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指示,……郵票設計人員和工人同志共同設計,以工農兵形象,新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郵票”,并附樣票4枚。
這枚郵票在已撤銷發行的“全面勝利”第一稿的圖案上修改。規格仍為60×40毫米。主要是去掉了毛澤東與林彪像,改為以工農兵形象為主圖,并在背景上畫了一幅中國地圖,上有“全國山河一片紅”字樣。此即“全面勝利”第二稿,人們也俗稱為“大一片紅”。這份報告送到了國務院主管生產工作的副總理李富春處,李富春當天就批示:“請郵電部軍管會直送中央文革審查。”但此報告并未送至中央文革,而轉到了周恩來總理處。據訪問這套郵票的設計者萬維生、并從他當年寫的“紀要”中得知,周總理在百忙之中看了報告和票樣后指示:這套郵票還是要發行,但要修改,不要貪大求全。
于是,設計者按照軍管會的要求,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又重新修改了設計。這次修改,縮小了票幅,并改為豎版,為30×40毫米,主圖仍為工農兵形象和中國地圖,并減去了一些標語口號和票面下方“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字樣,而以地圖上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字樣,作為這套郵票的名稱。下廠訂印時,仍編為文14,一個圖案,8分、22分面值兩種(22分面值郵票后來因撤銷發行未印),這就是人們俗稱的“小一片紅”郵票。據查到郵票發行局郵票庫關于“文14《全國山河一片紅》紀念郵票配發清單”,于1968年11月16日已下發各省、市、區管局8分面值郵票共計5000萬枚,內定為1968年11月25日發行。這套郵票為什么又遭到了撤銷發行的命運?檔案記載很明確,郵電部軍管會生產指揮部1968年11月23日的電報稱:“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地圖不準確,請立即收回封存,已經出售的要盡可能設法收回。”“地圖不準確”指的是什么?后來他們又在郵電部檔案館查到當年外交部和郵電部軍管會聯合向周總理的報告,講到“地圖出版社同志買到這枚郵票,發現郵票上的象征性地圖確與我國現行出版的中國地圖邊界線不符”,“屬我國領土的南海諸島也未表示出來”,其中并沒有提到地圖上臺灣省的畫法問題。作者: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