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奧運會最后一天比賽中,中國藝術體操隊榮獲集體全能銀牌,創造了中國在奧運會藝術體操項目上的最好成績和首獲獎牌的紀錄。藝術體操,又名競技韻律體操,是體操運動的一個分項,也是奧運會上僅有的3個只向女子運動員開放的項目之一。藝術體操源于歐洲,20世紀初從最初的徒手發展為使用輕器械的形式。1962年藝術體操被國際體操聯合會確定為比賽項目,1963年開始舉辦第一屆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198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藝術體操有球、圈、棒、帶、繩5種輕器械,又分個人和集體(5至7人)2種比賽形式,每年國際體聯會確定4種輕器械和2種輕器械組合為當年個人和集體比賽項目。
在新中國的體育郵票中,藝術體操項目僅出現過一次,但其地位卻十分重要,這就是1984年7月28日原郵電部發行的J103《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郵票一套6+1枚中的小型張,郵資圖票名為“走向世界”,圖案是5名藝術體操運動員正在進行“五圈”比賽,在運動員的巧妙編排下,5個藤圈形成了奧運五環的圖案,構圖與內涵十分精巧。更為巧合的是,“五圈”恰恰是北京奧運會藝術體操集體全能最后一個比賽項目,中國隊因為在“五圈”比賽中表現出色而最終獲得銀牌,這也給巧合不斷的J103郵票時隔24年又續寫了一個傳奇。作者:黃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