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郵市的實踐業已證明,集郵興郵市旺,沒有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參與,單靠發行者和郵商的作用,郵市是很難做大做強的。近來“炒”新溫度下降,老郵品逐步走強,表明郵政靠壟斷新郵,排斥競爭的路子已經越走越窄。但是,應當看到目前高檔老郵品的漲升,主要還是被大郵商和少數高收入的集郵者所拉動,大量中低收入的集郵者,尤其是青少年集郵者并未介入這波行情,也無力參與市場,這只能看做郵市復蘇的一個良好開端。
眾所周知,集郵是一項大眾化收藏活動,這種性質就決定了沒有龐大群體的參與,郵市便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單靠郵市的賺錢效應去吸引集郵,也有其局限性,還極易把集郵活動重新導向商業化,從而抑制郵市的健康持續發展。為使郵市持續走強,一級市場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集郵品的發行者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正確的經營管理理念,深化體制改革,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營方式。要花大力氣,下大功夫,采取多種形式,宣傳集郵文化,倡導集郵文化,發展健康集郵,壯大集郵隊伍,使我國成為一個真正的集郵大國。這是管理層的一項義不容辭的主要責任。
二、郵品的主管部門應充實各級集郵協會的力量,充分發揮其組織集郵、推廣集郵、普及集郵、活躍集郵的作用。郵協要爭取媒體、工會、教育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深入學校、企業、社區,培育集郵典型,總結交流經驗,開展多樣化集郵活動。
三、各級集郵公司應改掉官商習氣,改革單一經營新郵的模式,增加集郵品種,提高服務質量,適應集郵需求。還可采取收購、代銷、展銷、拍賣、上網等方式,搞活流通,增強效益。《 江南時報 》( 2010年4月4日 第 14 版)張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