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日,記者從《成語典故(二)·聞雞起舞》郵票發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18日上午9時30分在保定市舉行《成語典故(二)·聞雞起舞》郵票首發儀式,主會場設在保定市區,分會場設在淶水縣城。
保定元素四次走上“國家名片”
《成語典故(二)》中的《聞雞起舞》是繼2000年《中山靖王墓文物》、2004年《成語典故(一)》中的《鷸蚌相爭》和2007年《清皇陵建筑》中的《清西陵》后,帶有保定元素的歷史文化,第四次走上“國家名片”。
第二套《成語典故》郵票1套4枚,面值每枚1.20元,分別是“愚公移山”“臥薪嘗膽”“毛遂自薦”和“聞雞起舞”,郵票規格為30×4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整張枚數16枚,整張規格146×200毫米 ,版別為影寫,防偽方式是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四枚郵票,四個成語典故,與第一套郵票不同的是,第一套主要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對好高騖遠、表里不一、名不副實和不顧大局之人的諷刺,則第二套郵票主要表現了中華民族當仁不讓、發憤圖強、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優秀品質,尤其是“聞雞起舞”,最能夠激發人的斗志和上進心,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保定市郵政局曹力英副局長說:“這次即將在保定發行的《聞雞起舞》特種郵票,對于宣傳保定,叫響淶水旅游,傳播涉及古城特有的歷史文化,做大做強保定旅游文化產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聞雞起舞”這則成語故事,講述的是西晉初期,祖逖和劉琨分別是保定淶水縣和安國市人。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宣傳保定文化,保定市郵政局積極爭取舉辦《成語典故(二)?聞雞起舞》郵票首發式的機會。”
系列活動助推郵票首發成功
記者獲悉:保定市郵政局將在4月18日-20日舉辦為期三天的郵票發行系列活動,主會場在東風西路郵政支局門前,淶水縣設分會場,屆時將組織幸運抽獎、郵展、郵品展銷等一系列文化活動。4月12日至17日,凡在保定市區郵政營業廳辦理郵政業務的客戶均可獲得抽獎卡一張;并在4月18日舉辦的《聞雞起舞》首發式上,組織抽獎活動。
活動現場將舉辦大型集郵展覽。首發式結束后,舉辦“方寸古韻”郵展,內容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古典名著、老北京風情等。為了滿足廣大集郵愛好者需求,保定市郵政局開發了多種郵品,主要包括首發式紀念封、原地首日封、原地片、《成語典故二》套票折、版票冊、個性化郵票及《古韻名城》郵票禮品冊等系列郵品。其中《古韻名城》禮品冊特別值得廣大郵迷關注,這是首次全面反映保定歷史文化精髓的郵品冊,其中收錄了歷次發行的保定題材郵票,并將地方文化產品(桃木劍)附帶其中,體現了保定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在我省舉辦的第三十屆最佳郵票評選小版張,也將在4月18日與廣大郵迷朋友見面。其中還有自2000年以來,四次含有保定元素郵票的發行背景和開發的相關郵品、郵折、原地封、紀念封等。同時,將邀請著名郵票設計專家到首發式活動現場簽名和交流。
據悉,專為此次郵票發行組織的郵品展銷,內容十分豐富,除一些常規的、暢銷的郵品外,如上海世博會系列郵品、第30屆(即本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版票冊、歷屆最佳郵票評選典藏冊等,集郵總公司還向保定郵迷特別供應了郵票原發地專屬的版票和版票冊,。
此外,應廣大郵迷強烈要求,保定市集郵協會為此次首發活動設計了保定首枚“連體原地紀念戳”,即紀念戳與郵政日戳相結合,將在首發當日開展加蓋活動。保定市郵政局還邀請著名郵票設計家到現場簽名和交流。
知識鏈接:
“聞雞起舞”的典故出自《晉書·祖逖傳》,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青時就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聞雞起舞”的故事發生地在洛陽附近,但故事的兩個主人公祖逖和劉琨是河北保定人。祖逖(266-321),字士稚,祖籍河北范陽遒縣(今保定市淶水縣),劉琨(271——318),字越石,祖籍位于中山魏昌(今保定市安國西南)。
從成語典故形成過程看出,它有三個關鍵地點。第一是人物地,因為有了人物,才演繹出故事。第二是故事發生地,第三是文人總結成典之地。按順序講,人物地是第一原地,故事發生地是第二原地,成語地是第三原地;另外祖遜和劉琨是晉代著名軍事將領,《晉書》上都有他們的傳記,屬于古代名人。按名人郵票之慣例,他們的故鄉應是這枚郵票的原地,故“聞雞起舞”的第一原地應該是在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