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隨著國家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國南車集團對貨車行業(yè)進行了調(diào)整和資產(chǎn)重組,武昌車輛廠并入中國南車長江集團公司。廠郵協(xié)會刊《武車郵苑》于2008年11月編發(fā)完最后1期(2008年第5期)后停刊。辦了13年《武車郵苑》的我郵情未了,產(chǎn)生了自費辦刊的想法,得到了全國集郵聯(lián)副會長李近朱老師以及其它郵友的支持和鼓勵。
2008年12月19日,我在參加“首屆1+8武漢城市圈集郵會長論壇”時,再次見到了來漢參加“2008全國省級郵協(xié)秘書長工作會議”的全國集郵聯(lián)副會長李近朱老師。我遞上最后1期《武車郵苑》后,向他匯報了我自費辦刊的想法,并請李會長為郵刊取名、題寫刊名。李會長謙和而又高興地接受了我的請求,當場提出了《長江郵譚》、《長江郵苑》讓我選擇。我懇請李會長幫我選定刊名。李會長當即表示,回北京寫好后再給我寄來。2008年12月22日,李會長回京當天,即在百忙之中為我選定《長江郵苑》作為刊名,手書簽名蓋章后寄給我,讓我選用。我拿著李會長題寫的刊名,同武漢多名資深郵人共同商定:以《長江郵苑》作為郵刊的刊名。
我與李近朱老師因長江結緣而相識。2006年9月26日,李近朱老師應武漢市集郵協(xié)會邀請,攜他的獲獎郵集《西方音樂500年》來漢參加在漢陽古琴臺舉辦的“《古琴與鋼琴》特種郵票首發(fā)式暨中國·奧地利集郵展覽”。期間,經(jīng)吳榮先先生引薦,我在編輯《郵說長江》10多年后,終于見到了編導過《話說長江》、《再說長江》的中央電視臺資深電視人李近朱老師。我將自己編輯的《郵說長江》合訂本贈送給他。他十分高興,邊看邊鼓勵我。隨后,李老師在我購買的《古琴與鋼琴》郵票原地封上題寫了“長江結緣,郵友情深”(圖1),并與我在他的郵集展框前合影留念(圖2)。李老師回京后,為我寄來了由他主編、中央電視臺出版發(fā)行的《再說長江》解說詞。李老師在書的封面上簽了名,這讓我在感激、高興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李會長題寫“長江結緣,郵友情深”的含義。
李老師的來信,極大地鼓勵著我,使我更有信心將《郵說長江》編輯下去(到《武車郵苑》停刊,我已編輯《郵說長江》總計64篇);李老師的贈書,也為我編組《長江》郵集提供了絕好的資料。在與李老師交往的3年中,他的熱忱使我真切感受到郵友間的真摯情意。李老師在當選全國集郵聯(lián)副會長后,發(fā)表的上崗感言是:牢記“服務、指導、溝通”這6個字,努力為集郵者辦實事、辦好事 。李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作者:王彥斌(本文已刊發(fā)于《武漢郵苑》09年07期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