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了,今年的短腿也多了起來,截止到9月7日,已經發行了8個品種,為2017年以來最多的年份,要知道還有三個月,如果再多2個,可能就是史上最多的一年。
短腿頻繁發行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刺激市場,最終的表現卻差強人意。今年短腿的特點是發行量更少了,除了貨郎圖無齒票和會員雙聯張,其他品種發行量均在15萬以下,為歷年來最少,可謂是短腿中的短腿。雖然貨郎圖無齒票發行量高達96萬,比小版還多,但由于題材特殊,還有大版的牽制,使得此無齒票在今年大放異彩,套票一度漲到百元以上,大版更是最高漲到5000元以上,創編年票最高記錄。其他幾個短腿表現也頗為亮眼,具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雖然短腿受到市場追捧,但套票依舊打折嚴重,今年的票幾乎是發行一套打折一套,即使一些重點題材、熱門題材也均打折,打折的范圍更加廣泛,不僅多枚套票打折,就連一直表現不錯的單枚套票也打折。由此來看,短腿的上漲,對套票幾乎沒有影響,甚至對于某些票來說可能還會起到反作用。比如太行山長卷發行量10萬,市場有限的資金都追著短腿跑,價格漲到百元以上,而發行量83.5萬的小版卻打折了,套票更是降至4.9元,5.5折,降至5折以下也就是時間問題。如果沒有長卷版的發行,或許小版能有所作為,畢竟量不大,僅83.5萬,為2004年以來小版的最低發行量。
套票該打折依舊打折,而短腿價格卻高漲,可見市場認定的就是物以稀為貴,什么品種量少,不是預訂戶能輕易得到的東西就進行炒作,尤其是經歷了貨郎圖無齒票之后,很多郵商更是看清了這點,套票成為雞肋,短腿才是王道。
這樣的市場無疑是畸形的,短腿僅是套票的衍生品,為套票的不同版式而已,如此受到追捧原本就不正常。如果是像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小型張那樣,發行量10-25萬,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短腿,畢竟小型張圖案和套票是不同的,要想收齊了,小型張不可或缺,那漲個十幾二十倍,甚至百倍也是理所應當。但如今的短腿,含金量太低,都是套票的不同版式,收藏意義大減。市場雖然看似比以前紅火了一些,但缺少了套票的漲幅,僅僅炒作短腿,這是虛假的繁榮。郵政應該反思,不改善新郵打折的窘境,卻想方設法的發行短腿,這樣的做法無疑為急功近利、殺雞取卵,圈錢成為最終目標。
現在的短腿量已經很少了,根本不用繼續減量,真正需要減量的是套票。目前預定量400萬套左右,而套票發行量最少的也有580萬,小本480萬,可見減量的空間還是十分巨大。套票減至450萬都沒有問題。甚至可以取消預訂,完全像短腿那樣所有的郵票搖號供應,或者真正實現發行期內不限量供應,但發行期一過沒賣出的全部銷毀,甚至沒有賣掉的產品冊也要全部銷毀,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市場將會迎來空前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