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是《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特種郵票發行首日,發行量590萬,小版94萬,即使不算多的發行量也阻止不了打折的步伐。發行首日三個品種全部打折了。
套票(8.4元):5.3元,6.3折
大版(16.8元):11元,6.5折
小版(33.6元):29.5元,8.8折
三個品種全部打折這還是始料未及的,原以為不管怎樣大小版應該能保住面值,結果都沒保住。盡管都打折了,今天早上網廳銷售喀斯特郵票,套票還是在10分鐘之內就售罄了,但小版到現在還有貨。打折了,估計會有不少訂單不付款,到時候還能撿漏,或是和5月5日的共青團合單吧。
按理說套票發行量590萬可以算是編年票發行量最少的,為何還會打折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題材不算熱門。
這幾年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市場不買賬,編年票中的名山大川幾乎都打折了,喀斯特雖然設計的可圈可點,但依舊逃脫不了市場規律。
第二、枚數過多,面值過高。
自然風光發行7枚的確實少見,在編年票中只有1997年的黃山小版為8枚,2004年的祖國邊陲風光12枚,其他的最多6枚。即使面值都是1.2元,這樣算下來整套也高達8.4元。除非改成單枚套票,否則即使分成兩組發行依舊會打折。
第三、版式設計不倫不類。
小版的面值竟然比大版還高,到底哪個是小版哪個是大版呢?其實如果把小版的發行量也算上,那么發行量高達966萬,比其他的題材還高了不少。如果沒有小版拖累,僅大版,相信行情能好不少。這樣的小版其實就是雞肋,還不如改成小全張更合適。
套票590萬,大版合下來為295萬,年冊預定肯定是破版的,還有一些產品冊和年底的零售年冊,這樣算下來破版的套數怎么也得有300萬,那么大版的存世量理論上應該是有145萬版。這個量其實比小版也沒多多少,關鍵是大版面值更低,升值空間更大??梢詤⒖既ツ甑膬和?,發行之初深度打折,目前漲到接近面值,這樣來看,大版今后漲到面值以上還是很有可能的。2019年以來的面值大版(2-5套)整體市場表現都不錯,此票吃虧就吃虧在題材上,自然風光太弱了。
四月份的兩套票都發行了,紅樓夢明顯好于喀斯特,目前紅樓五的套票3.7元,7.3折;小型張11.5元;小版16.3元;大版145元,除了套票,都有不錯的漲幅。而喀斯特雖然發行量比紅樓夢少,但最終的行情遠不如紅樓,看來除了發行量,題材也很重要。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