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為何會打折?主要原因是批發價的存在,各地郵局從郵總那里拿到貨并非面值,而是打折的,折扣目前不詳,據說近幾年有所上漲,但最少也有五折。比如紅樓夢發行量860萬,但套票預定400萬套,大版預定折合套數大約130萬套,還有零售及首日封用量大約30萬,這些剛需總計560萬。還剩下的300萬怎么處理,少量用于制作產品冊,大部分都是打折批發給郵商了。其實400萬套票預訂中也有一部分是打折預訂的,但所占比很小,現在郵政管的嚴,打折預訂不如前幾年那么方便了。既然折扣價能拿到,郵商急于套現,肯定會打折出售。
此外,每年總有一些票是升值的,這些票的價格高,能抵消一些折扣的損失,題材差、發行量多的郵票,甚至會低于進貨價來銷售,對于郵商來說,整體是盈利的就行。對于面值預訂的集郵者來說,如果行情好,大部分郵票升值了,那這一年是不虧的,但要出手也不容易,往往比市價低才有可能賣得出去,所以近十幾年來幾乎都是虧的,也就是2020和2021有所上漲,但漲幅有限。
郵局就不能面值賣給郵商嗎?只要拿貨價是面值,誰也不會賠本賺吆喝吧,這樣打折票不就消失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郵局為了盈利,只能如此。每年的預定量是固定的,整體成下降趨勢。如果只按照預定量和剛需來發行郵票,每套票就得少發行100多萬,這還是2020年以來減量后的水分,以前超發的就更多了。郵政并不把紀特郵票當作郵資憑證來對待,并不會讓其在郵寄柜臺銷售,僅僅把他當作商品。對于商品來說,只要高于成本賣出就有利潤。郵票的成本是很低的,印刷成本一枚不到0.1元,設計費對于幾百萬上千萬的印量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即使五折賣出那都是高額利潤,這利潤可比蘋果手機高多了。打折的根源還是在郵政,企業要盈利,郵票又不當成郵資憑證來發行,多發的幾百萬只能批發給郵商,而且這樣的售賣方式馬上能套現。
面值賣給郵商不行嗎?對于郵局來說當然希望賺取更高的利潤,但郵商肯定不接受啊。畢竟郵商不是收藏者,人家也要賣,你面值直接對外銷售了,郵商如果是面值進價,只能高于面值才有利潤,這樣誰還買。而且這些郵商和郵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郵局不想得罪郵商,還指著他們發財呢!郵商和郵局相輔相成,互相致富。這幾年發行量降了,郵票行情好了一點,貌似套票并不愁賣了,但若過幾年郵票發行量漲了,又會成為滯銷貨。同時郵商為了能和郵局保持良好關系,無論行情如何,依舊會接手這些郵票,那時郵商的作用對于郵局來說就更加重要了。當然最終損失的是國家利益,郵票打折了,很多人就會用郵票來寄信、寄包裹,前幾年郵局拒收,這幾年迫于社會輿論也坦然接受了,相當于郵費打了五折甚至更低。而且折扣如果一直存在,即使面值預訂的集郵者也有可能會拿出這些郵票來使用,對于郵政來說,這些郵票一旦使用了,其利潤也就相當于沒有了。
新郵打折的根本原因就是各地郵局的貪婪,郵票發行量的超發,最終的結果是面值預訂的用戶躺著中槍,而國家利益受到了損害。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