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票廠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披荊斬棘搶產初戰告捷 勠力同心幫產再掀高潮”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介紹北京郵票廠有限公司下屬中鴻博雅印務科技有限公司接到千萬枚蓋銷郵票的生產任務。
已經好多年沒有聽說過蓋銷票的消息,上次記得還是90年代中后期有過一次,主要是1994年發行的部分郵票。現在的蓋銷其實就是做做樣子,把發行量過大且市場價打骨折的郵票進行蓋銷。這次明確是2016-2017年發行的9套特種郵票,這些票發行量都是天量,最少的也在1600萬以上,多的接近4000萬,普遍2000萬以上,如此巨量郵政自然舍得蓋銷,總比銷毀利潤高一些。上千萬,9套,平均一套也就是100萬枚多一點,每套4枚,也就是20多萬套,對于一兩千萬發行量來說,20多萬那就是杯水車薪,對市場價幾乎沒有影響。
其實發行量放大從2015年開始就出現苗頭,2016年發行量達到最大,2017年下半年開始減量,一直持續到2020年。但增量一般一年完成,而減量則要循序漸進,從市場表現來看最差的就是2016-2018這三年,蓋銷幾十萬套是不夠的,還得靠銷毀和消耗,希望能把銷毀早日提到日程上來。
以下是“披荊斬棘搶產初戰告捷 勠力同心幫產再掀高潮”文章的全部內容:
近日,北京郵票廠有限公司下屬中鴻博雅印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鴻公司)接到千萬枚蓋銷郵票的生產任務。此項工作是中國郵政為向青少年兒童等年輕群體宣傳集郵文化所做的支撐性工作。
蓋銷票生產包括郵票蓋銷、撕票、裝袋、發運等內容,是近年來蓋銷郵票生產環節和蓋銷數量最多的一次。為確保支撐9月份2021集郵周活動的舉行和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校園郵局、主題郵局的蓋銷票發放,中鴻公司全員加班加點,全力投入生產。
此次蓋銷的郵票包含了《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二)、《中國恐龍》、《上海迪士尼》、《春夏秋冬》、《高逸圖》、《長城》、《中國燈塔》、《海上絲綢之路》9個適合青少年兒童群體的品種,總計上千萬枚。由于郵票的版式不同,需蓋戳300余萬次,中鴻公司調集部室人員參與生產,兩班倒24小時蓋銷工作不停歇。
蓋銷票作為收藏品的一種,對蓋戳的深淺、位置、墨量均有較高的標準要求。為以最快的生產速度達到最好的蓋銷效果,生產人員個個專注細致,反復嘗試手法,白天爭分奪秒、晚上挑燈夜戰,直到形成可以雙手敏捷的完成沾墨、蓋戳、翻票等一系列熟練動作,并做到票面整潔、位置準確。
雖然每人每天要蓋銷8000余次,要堅持2周的時間,但是再苦再累也沒有影響大家的干勁。
撕票工作看似簡單,但是沒有幾年的操作經驗無法勝任。郵票沿齒孔撕開講究手法和力度的配合,稍有不慎郵票就會撕壞。師傅們全神貫注,折票、撕票,轉眼間一枚枚郵票就捆扎完成,一沓沓整齊碼放在桌子上。
為了更好的迎合青少年群體需求,本次蓋銷票工作中專門設計了“集有趣 郵有味”主題的護郵袋。每個護郵袋中將隨機置放2-3套蓋銷票,更增添了集郵的樂趣。同時,護郵袋上專門增加了集郵微商城和集郵百科小程序二維碼,用戶用微信進行掃描,在收獲更多集郵知識的同時,還能參與互動抽獎活動。
為確保生產時限,中鴻公司每天至少要完成近百萬枚郵票的配裝工作,中鴻公司面對產能不足情況,再次啟用“預備隊”支援一線。全體人員輪番上陣,化身為生產線上的“螺絲釘”,自覺以生產任務為先,主動加班加點。分票、抓票、裝袋,師傅們動作一氣呵成,按照發貨要求裝配封箱,大家為打贏這場生產戰役,拼毅力、搶時間,公司上下又一次掀起了幫產高潮。
經過大家近一個月的努力,一枚枚蓋銷郵票都裝進了護郵袋,順利地發往了全國各地。此次蓋銷票生產發運任務的圓滿完成,有力地支撐了2021集郵周、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校園郵局和主題郵局的集郵文化宣傳活動,再一次展現了不怕困難、勇于擔當的郵政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