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看,總的發行量越少,套票的價格越高,價格和發行量成反比。但真實的情況是,量減了,但價格并未成比例上漲,甚至還有下降的奇特現象。下面就來比較2016-2020五年的套票價格,含紀特郵票、小本、贈送小版。
2016年為2000年以后編年票發行量最大的一年,從2017年開始減量,一直減到了2020年。2021年發行量根據已經公布的品種來看,和2020年相當。
不能否認減量對價格還是有重要作用的,但并不是減量多少,價格就能漲多少。2016-2018年發行量三年降了32%,但這三年的市場價差不多,最低的反而是發行量并不是最多的2017年,而2016和2018年打折幅度相當。這說明發行量1200萬和1800萬對價格的影響并不大,沒有達到量變到質變的級別。2019年發行量繼續降了26%,降至908萬,價格也開始上漲到9折,雖然還是打折,但整體折扣幅度已經很小,相當于市價比2018年上漲了52.5%。說明千萬以下發行量還是起到了質變的效果,打折幅度大幅度減小。2020年繼續減量18%,平均發行量降至743萬,套票整體擺脫打折,當然2020年比較特殊,發行的枚數套數略少,且有特11撐著。雖然未打折,但漲幅有限,和2019年相比,價格上漲了15.6%,實際上價格并沒有漲太多,僅僅是不打折了。2021年截止到絲綢之路文物(二),整體是打折的,但折扣幅度很少,僅9.5折。
綜上所述,發行量1200萬以上對郵票價格影響不大,折扣能低至6折以下。千萬以下折扣能大幅度減少,700多萬整體能保持在面值上下。如果發行量能繼續下降,價格應該也能繼續上漲,但幅度不會太大。預計減量20%,620萬,價格能上漲10%-15%。如果能減量到一定程度,應該又會形成新的量變到質變,價格會有明顯上漲,目前來看這樣的減量至少得達到30%以上的幅度,即均量降至570萬左右。
現在的編年票有這樣一個現象,一年中至少超過一半套票打折,有的幅度大有的幅度小,還有一半是升值的,大部分升值幅度不大,但這其中總有幾套價格會比較高,往往和發行量沒什么關系,僅僅靠熱門的題材圈粉。如果一年中這樣的套票多一些,那這一年整體的價格就會偏高,即使量略大一點也不受影響。相反,如果這一年發行量盡管不多,但題材平平,很難有出圈的題材,可能這一年整體價格也不高。最終的價格就取決于這幾套熱門郵票的市場價了。但整體來看,發行量的多寡對價格還是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尤其是對于普通非熱門題材來說。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