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郵票一直是中國郵票題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有超過40%的套票都屬于系列郵票,也是每年營收的重點,產品冊最多的題材。老紀特時代就開始致力于開發系列郵票,如動物,建筑,社會主義建設等。到了JT時代系列郵票的品種更多了,劃分也更加細致了,出現了生肖、古典文學作品、古代名畫、近現代繪畫作品、十大名花、五岳等。到了編年時代,系列郵票的品種更多了,除了延續JT時代的系列,還有新開發的,如傳統節日、書法、成語故事、明清家具、兒童游戲、建交、動畫、古代名人、外國音樂家等。但總體上還是受到了很多思想上的禁錮,新開發的系列也并沒有太出彩的,只不過把傳統文化這一塊突出出來。
進入新時代,隨著集郵者日益減少,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入坑,理應在題材上更加貼近年輕人的喜好,郵票選題也該與時俱進。近十幾年來國外郵票的選題日益豐富,不僅受到了本國集郵者的喜愛,還賣到了全世界。如英國近幾年發行的哈利波特系列郵票,美國航空題材、二戰題材、好萊塢影星,法國與奢侈品牌聯名發行的情人節郵票等,這些無疑比中國的系列郵票更加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尤其是具有國際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全世界都在改變,中國郵政實在應該走出思想的禁錮,更加貼近市場,貼近年輕人的主流審美,不要總是發行一些老掉牙的題材,毫無新意,設計上也沒有什么美感。固步自封,幾十年如一日,沒有任何發展和創新。完全可以嘗試開發以下一些新的系列,如:
中國歌星影星系列,這個系列香港已經發行過幾套,社會反響不錯,中國郵政卻毫無涉及;
金庸小說系列,港澳已經發行了,金庸小說享譽華人世界,遠比四大名著更有市場,影響力極大,為何中國郵政不能發行呢;
古代帝王何其之多,每年發行一位明君,也得發個幾十年,既然古代文學家、科學家、思想家都能上郵票,為何李世民、成吉思汗、武則天、康熙、乾隆、漢武帝等就不能發郵票呢;
英國可以發行哈利波特,美國可以發行超人,是不是我們也可以發行一些中國的電影題材;
中國古代名畫發行了不少,世界名畫是不是也可以發行幾套了,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反過來世界的是不是也是民族的呢。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熱門的電視劇層出不窮,這些也可以考慮成為郵票的主題。
動畫題材不錯,可惜都是老動畫,吸引的是八零后九零后不算年輕的年輕人。而現在年輕人誰還看,大家都看斗羅大陸、斗破蒼穹等動漫了,這些熱門的動漫題材發行郵票肯定更能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港澳臺已經多次發行相關題材,中國郵政卻視而不見,難道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國有多火嗎。
中華老字號近幾年不少都在消亡,何不發行郵票紀念一下,可能還會引起社會的共鳴。
……
總之,解放思想,事實就是,放眼于未來,系列郵票可選的題材還是非常豐富的,刻板的說教早已經沒有市場,年輕人壓根就不會關注,不會買郵票,你又能通過郵票教育了誰。還不如改變思維,發行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題材,好好圈粉呢!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