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人間四月天里,清華園迎來了110歲的生日。提起清華大學,許多人腦海里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那標志性的“清華園門”。在清華大學一百一十年的辦學歷程中,這座校門始終扮演著“形象代言人”的角色,并先后三次登上中國郵政發行的郵票上。
走在清華大學校園主干道清華路上,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映入眼簾,門楣上書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題寫的“清華園”三個大字,在這里還可以遠望清華大禮堂、日晷和清華學堂等校園人文建筑景觀。距二校門僅百米之遙,就是清華大學郵政支局。
據史料記載,這座校門始建于1909年,曾是清華大學最早的主校門。1933年,校園擴建,校園圍墻外移,建了新校門。因此,這座最早的校門有了一個新的稱呼——“二校門”。然而,這座校門在“十年浩劫”中,終究逃不過被拆被毀的劫難。1966年8月,二校門被當時的“清華大學紅衛兵”當作“四舊”推倒、砸毀。直到1991年清華大學建校80周年的時候,海內外校友捐款倡議在原址上重建,二校門才得以重新回到清華園,回到清華人的心中,繼續成為清華大學的鮮明標志,見證著這座著名學府在新世紀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2011年4月24日,中國郵政發行2011-8《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二校門”首次出現在我國發行的郵票上,郵票設計師通過線條明暗的巧妙處理,使郵票上的校門圖案呈現出建筑的立體感。
時隔十年,2021年4月24日,中國郵政再次發行清華大學題材的郵票,《清華大學》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在清華大學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之際發行,這是我國首次為一所高校專門發行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來自清華美院的陳楠教授設計團隊擔當了這套郵票的創作。郵票主圖依舊選擇了清華大學最具辨識度的二校門,采用插畫形式表現,突出了校門的厚重感和歷史感。二校門中間使用熒光油墨印制了清華大學校訓,在紫外線燈照射即可出現“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字樣,成為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精彩的一枚。
一百一十年的歲月里,清華園里步出了大批優秀校友,他們把自己的奮斗足跡鐫刻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在2016年5月8日發行2016-11《中國現代科學家(七)》紀念郵票第三枚,“物理學家葉企孫”這枚郵票的背景上,也選用了清華大學的“二校門”,鮮明地點出了這位我國當代物理學的先驅和奠基人葉企孫生前學習、工作過的地方。從2011年清華大學“二校門”第一次出現在中國郵政發行的郵票以來,短短十年內,這座校門先后三次榮登方寸之間,北京郵政部門也以此啟用了風景日戳,這在我國名校中是絕無僅有的,從一個側面也彰顯了清華大學在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倪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