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國郵政發(fā)行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一套兩枚。這套郵票發(fā)行前,波瀾不驚,普遍不看好,各種吐槽都有。
但是,盡管吐槽很多,身體很誠實,更何況網(wǎng)上傳來期貨大漲35%的路邊社消息后,很多郵人冒著嚴(yán)寒雷打不動的一如既往的追郵,還有不少路過的人聞訊也紛紛趕來打一回醬油,捧個場。
9:00各個集郵網(wǎng)店郵局開門后,柜臺零售票很快售罄,速度之快,大大超乎了很多郵人的預(yù)料,不少賴床多睡了一會兒的郵友居然沒有買到新郵,大呼“不可思議”。
或許是今年中國郵政公布的最后一套新郵,再加上很多人懷舊的情懷,紅色教育深入人心的影響,在今年新郵普遍較好的大背景下,參加的郵人和投資者逐步增加,網(wǎng)廳之前的銷售也是頃刻間售罄,也許最能說明問題。
2020年的新郵,發(fā)行量已經(jīng)不再是決定性因素和唯一性,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社會宣傳力度、市場認(rèn)可度、群眾參與度、資金追捧度,這些越來越成為新郵的“風(fēng)向標(biāo)”和決定性因素。
買到票的郵友們忙的不亦說乎,再次開始制作首日實寄封片,很多人使用個性化郵票補資,也有使用馬克思郵票補資,還有人使用各種紅色郵票補資,有的郵友是既使用個性化紅色郵票、馬克思等補資,再通過郵資機補資,以圖“板上釘釘”,不怕將來說不清楚。
不制作首日實寄封片的郵友小心翼翼的將夠到的新郵夾到隨身攜帶的書本里,繼續(xù)循環(huán)排隊再次購買,同時不斷打探看誰是制作首日實寄封片的郵友,懇求他們把帶版銘、邊紙的交換給自己,彼此皆大歡喜。
由于疫情關(guān)系,寄往德國的國際信函暫時無法收寄,導(dǎo)致很多已經(jīng)提前用中文、德文寫好地址,加貼好郵票的郵友措手不及,直到交寄時才知道這個“噩耗”,不得不撕掉票,重新改寄國內(nèi),或者寄往日本等地,導(dǎo)致很多郵票,信封開了“花臉”,不得不報廢。
不少集郵者抱怨,郵政部門遇到類似的事情,應(yīng)該在醒目位置張貼公示,告知那些國家和地區(qū)不得收寄,避免集郵者白白浪費信封,或者撕壞郵票,郵政方面一個簡單的、小小的貼心服務(wù),能給集郵者帶來很多想象不到的便利和舒心。
總體而言,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的郵票,古城西安參與者眾多,追郵人熱情高漲,紅色基因成為追郵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年終歲尾,2020年新郵即將告一段落,眾多郵友期盼2021年,新郵能出精品,出精彩,出精致,為2021年郵市送來一股暖冬。作者:西安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