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伴隨著中國郵政開足馬力的宣傳,安排專人對老客戶進行電話通知等各種手段,2021年的新郵預訂呈現出了一派喜人的氣象,前來各個集郵網點咨詢的新人明顯偏多。
2020年,經過郵政方面連續不斷的減量,以往新郵打折現象得到了初步的遏制,首日即打折的現象開始好轉,線上和線下參與購買新郵的人數不斷增多,就連昔日無人問津的首日封都“秒光”。
那么,是不是說集郵市場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還是集郵的人數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
筆者認為,未必!
仔細觀察和研究,可以發現,今年新郵打折逐步減少,一是得益于減量政策,伴隨著不斷的減量,發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效應。二是得益于新聞媒體的介入和社會各界的踴躍參與。如學習強國挑戰答題、每周答題、專項答題就不斷有集郵的元素加入,客觀上起到了潛移默化和春風化雨的普及作用。
最引人矚目的是特11抗疫郵票的發行,中國郵政全部拋向市場的售賣發行政策,給了市場炒作的“噱頭”,也給了市場充分的炒作理由,加之社會各界的緊密參與??挂哙]票居高不下的售價,完全說明,郵政以往發行政策的失敗和嚴重缺陷,只有把市場的給市場,秉承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的原則,留足預訂,留夠庫存,放貨市場,讓市場來調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新郵打折的弊端。
展望2021年新郵,不能說集郵市場有了根本性的變化,目前的回暖,很大程度上社會各界的參與,游資的炒作,不集郵人的湊熱鬧使然。
因此,郵政方面一方面是要繼續堅持不懈的執行減量政策,不能因為一點點風吹草動,就盲目樂觀,加大印量,飲鴆止渴,重走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老路。一旦這樣,原本脆弱不堪的集郵市場有可能澈底“崩盤”,到時候悔之晚矣。
另一方面是要徹底的改革飽受詬病的發行模式,不要把大量的貨源囤積在庫房,背棄公開出售六個月剩余銷毀的承諾,一諾千金于集郵者,取信于集郵者。
積極參考中國人民銀行紀念幣的發行模式,要在現有線下零售量的基礎上,增加三到五倍的零售量敞開供應,讓普通柜臺也有新郵出售,解決信銷票的票源慌和首日實寄封票源問題。
最后,要積極利用各種媒介和途徑,不遺余力大張旗鼓的宣傳新郵,讓新郵走進千家萬戶,走進中小學校、大專院校、工廠、企業,重新成為年青年休閑娛樂的首選愛好。
期盼2021年新郵,能跟牛年名副其實,真正的“牛”起來,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100周年。作者:左鵬
游客 (來自: 中國 福建省 寧德市 古田縣) 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