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爆出9月10日開始2021年新郵預訂,11月20日結束,貌似比往年早了一個月,結束的時間卻差不多。可見今年郵政是十分關心明年新郵預訂的,畢竟今年采取了如此之多的措施,新郵有一定上漲,客觀上刺激了2021年新郵預定。那么明年郵票發行量會漲嗎?還是繼續減量?
記得2020年新郵預訂的政策是不增量,將老預定戶棄訂的50%的量用于發展新預定戶,而剩下的全部減量。實際上今年的確減量了,2019年700多萬的量僅五六套,還屬于較少發行量,而今年已經全面700多萬了,甚至還出現了600萬的發行量,一舉超越了2006年,不計生肖票,截止到8月底平均發行量796萬,成為編年史上最少發行量的一年。正因為今年發行量的減少,使得大部分郵票不再打折,目前來看已經發行的18套郵票,整體升值率高達83%,也是編年票中除了2003和2006年升值率最高的一年。
正是由于今年郵票整體扭虧為盈,可以斷定明年新郵預訂不會再出現大量預訂戶少訂或不訂,甚至還會出現很多人爭取多訂的場景。如果明年不增量, 2021年新郵預定必定火爆。明年新郵計劃雖然未出,但也可以猜到,最大的熱門是建黨100周年,肯定是大小版、小型張的全面配置;古代名畫發行五牛圖的概率還是蠻大的;系列郵票生肖牛、西游記、古鎮、兒童游戲等也會發行;其他重大事件也會有表現。選題應該會和近幾年差不多,看似平淡無奇,等發行了還是有諸多驚喜和期待。那么明年會不會增量呢?這才是關鍵問題。
首先,今年減量帶來的紅利市場還沒有完全消化,至少今年還有超過三成的郵票在打折。在這種情況下,郵政盲目增量,無異于殺雞取卵。現在又實行了提前公布發行量,如果明年發行量有所上漲,市場馬上就會有反應,甚至倒退到2019年之前的全面深度打折的狀態,這肯定是郵政不想看到的。
其次,今年整體漲幅較高主要是由于出現了特11這樣的千載難逢的題材,就和2003年類似,是由于非典一套票帶動了整體。盡管平均發行量降至800萬以下,大部分郵票有上漲,但漲幅并不大,尤其是多枚套票,能夠維持住面值已經不錯了,大部分4-6枚套票實際上都在打折。能漲的都是有一定背景的網紅題材,要么就是單枚套票和發行量600多萬的小型張。那就那么容易,郵政的選題都能是網紅呢!即使明年發行量不變,也很難達到今年的漲幅。
第三,前車之鑒歷歷在目。2006年好不容易降至800萬以下,2007年就漲到900萬以上,很快隨著發行量的上漲,迎來了幾年的熊市。1996年發行量降至1800萬,1997年馬上漲到2300萬以上,雖然迎來了97大潮,但當1997年發行量公布后,市場一片蕭條,各個版塊紛紛崩盤。郵政會再次讓歷史重演嗎?
2021年發行量大概率依舊是保持今年的發行量,有可能會有不超過5%的增量,但最低發行量還是會和今年持平。如果今年郵政依舊堅持不增量,并且將棄訂的發行量的50%舍棄的話,那么明年還有可能繼續減量。但由于今年市場轉好,明年棄訂量會大幅度減少,即使減量恐怕也就是二三十萬,希望能出現600萬以下的發行量,這樣的話,市場才能保持穩定,新郵的吸引力會大幅增加。對于郵政還有普通預訂戶來說才是雙贏,我們拭目以待!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