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月24日以來一直到今天,各個集郵微信群中議論的就一件事,《集郵報》停刊。有上書的、有寫信的、有寫文章的、有賦詩的、有填詞的,有在微信群聯名的,都只是為了一件事,留住《集郵報》,留住這份已經經歷了30年風雨的集郵報類報紙。還有很多集郵者向報社購買最后一期報紙,并委托文獻集郵研究會活動部王光珉部長具體負責匯總。截止到今天下午5點56分,訂數已達2140份。下午6點09分,《集郵報》副總編王俊清先生在《集郵報》讀者聯誼會微信群發出消息:剛接到省公司通知,《集郵報》暫不停刊,7月29日正常出版。
這個反轉的劇情,很快在微信群中散播開,這幾天全國的《集郵報》的讀者們共同經歷了一個過山車,從大悲到大喜,真的是冰火兩重天。最終的結局雖然不明朗,但終歸是保住了這份集郵者喜歡的《集郵報》,相信報社的編輯老師們更加會悲喜交加。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次的變故,就不會有切膚之痛,因為報社的老師們比全國的集郵者更早知道即將被停刊的消息,他們的心中會有更多難以的割舍,風雨兼程30年,幾代編輯們共同守護了《集郵報》的這片天地,直到今天。
其實當全國的集郵者知道《集郵報》停刊的消息之時,上級對《集郵報》社的清算核查已經完成,只等7月29日最后一期《集郵報》發行完畢,這份報紙就會徹底中街,報社解散,所有編輯老師們也就會被另行分配工作,可以想象得到,這幾天編輯部的諸位老師是怎樣的一個心情。也許編輯部的老師并沒有想到,要停掉報紙的領導也沒有想到,《集郵報》在全國集郵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那樣的高。
作為一名集郵者,《集郵報》是必須要讀的,是因為這份報紙是良師益友,關注的是集郵者的集郵民生,從運城到太原,一路的艱辛,真的是甘苦自知。當《集郵報》停刊的消息傳來,集郵者無不驚鄂,更多的人是在問為什么?于是會士天團率先上書,以書信、文章、詩詞的形式表達對《集郵報》停刊的關注,國內公開發行的集郵類報刊被稱作兩報三刊,《集郵報》外的一報三刊也對停刊時間給予了關注,《中國集郵報》公眾號發推文關注停刊事件,《集郵博覽》主編在微信群中支持《集郵報》,《上海集郵》編輯部也在微信群中也是在議論這件事并關注《集郵報》事件。各微信群中的集郵者也很踴躍,并積極聲援《集郵報》。一時間購買終刊號報紙的,為報紙出主意想辦法的,還有為《集郵報》接龍的,每位參與的集郵者都有一個心愿,《集郵報》不要停刊。
當《集郵報》暫時不停刊的消息出來后,各微信群中歡聲一片。至于是更上一級的領導關注還是要停刊的領導的良心發現,不得而知,《集郵報》終歸是保留下來,珍惜有報紙的時光吧。
在《集郵報》被保留的時刻,集郵人熱烈歡呼。也有幾個微信群中出現了一些陰陽怪氣的聲音,把義務牽頭為集郵者訂報的組織者說成是“打著某報停刊號的名義,組織郵友訂閱,每份提成1元……”把此次停刊事件說成是“山西郵政的炒作”“這廣告做的不錯,當大家都知道《集郵報》了……”“這廣告不花錢,效果好,集郵的現在都知道《集郵報》了……”“還是山西人高明,不服都不行……”“集郵報大忽悠,早晚還得停……”更有甚者講“不少人錯過了發財的機會……發財夢破碎了……”在這里我要說的“一張報紙能有幾個錢?有誰指望著報紙發財?全國集郵者忙乎這幾天就值三塊錢?如果不是全國集郵者共同的努力,這份報紙鐵定要停的。在這份報紙要停刊的這段時間里,說怪話的那些人,你們在哪里?”當《中國集郵報》公眾號那篇“山西《集郵報》停刊引發的熱議”的推文發表之后,很多人對其中的插圖有了臆想,矛頭直指該報社的編輯,針對那些污濁之氣,很多有正義感的集郵者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對那些人的言論進行駁斥。《中國集郵報》社敢用那張圖片,就說明報社的編輯老師們心底無私。也有人說《中國集郵報》的稿難上,當即有老師懟過去,稿件寫得非常出色,任何一位編輯老師也不會埋沒,打鐵必須自身硬才行。還要借用關小敏老師的一句話“世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通過這件事,真的讓我看清了一些人。
未來的日子還很長,且行且珍惜。誰也說不定明天會發生什么,珍惜當下的日子,開開心心工作,舒舒心心生活,高高興興集郵,愿陽光灑滿明天的日子。作者:楊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