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11《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大版搖號結果公布,參與的人數總計238萬人,這個數字是迄今為止參與搖號最多的一次,上一次還是2016年猴大版搖號,參與的人數是160多萬。單單從參與的數量來說,似乎現在的集郵者比2016年還多,是這樣嗎?
真相遠非表面那么簡單。特11這次郵政宣傳做的很足,央視都有新聞介紹,并且事件的重大性已經不是生肖題材可以比擬,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受人關注的題材也不為過。再加上有2003年非典珠玉在前,搖號之前特4非典大版價格已經漲到1500多,只有9.6元的面值,這簡直是暴利。除此以外,微信群、公眾號也成為這次特11宣傳的主要陣地,當然這一陣地主要是拉了不少年輕人購買。此次搖號無門檻,記得之前還要求10個積分,而現在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參與一次。這樣一來導致參與者眾多。
吸引了不少新面孔來搖號是不是意味著集郵者增加了?當然不是,這些人絕大部分只是為了升值而來,即使集郵也只集這一種。如今天(2020年5月17日)發行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四)》特種郵票,盡管有660萬的小型張和110萬的小版張在網廳出售,但卻無人問津,極好購買。這就說明人氣僅僅是聚攏在特11上,對其他郵票無視。這樣的集郵者都是臨時的,特11到手后賣掉直接出坑。入坑也是為了賺錢,不會繼續買其他新郵。當然特11也吸引了一部分新人加入,但這個數量是極少的,大部分人根本不會購買其他郵票,況且像特11那樣的題材太罕見了,幾十年才有這么一套,如果每套郵票都是一發行就幾十倍的上漲,相信真的會出現很多集郵者。畢竟現在不是八十年代,這樣的場景不會出現。
真正的集郵者自然是清楚此票的價值的,搖號參與度很高。每個人至少也有3個號,這也是搖號的主體。甚至在網上看到有人找了幾十個身份證,甚至上百個搖號,還真是厲害。僅僅是看到了宣傳參與搖號的,打一槍就走的哪些所謂的集郵者姑且算作30萬,那么還剩下208萬,以平均每人3個號計算,也就是70萬人參與進來而已。70萬也是目前中國大陸的集郵者數量。
從目前短腿的價值來看,15萬的量還是能升值的,說明集郵者遠多于15萬,但這還得看品種。40-60萬的短腿已經沒啥市場,不少郵展的特供品種早已經跌入發售價。70萬人集郵,如果大約三分之一有收藏短腿的癖好,也就是23萬左右,再加上一些郵商的囤積和郵政的庫存,15萬已經是短腿的上線了,比這個多除非是非常好的題材和品種,否則根本就無法升值。十四億人口僅70萬人集郵,還真是少啊!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