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2019年12月10日,2019年公布了7套票發行量,僅占到全年總套數的22%,但囊括的類別比較豐富,包括生肖、拜年、熱門、一般、冷門等多種題材。從這7套票的發行量也能推測出2019年一年的水平。
七套票中量最少的是植樹節和西游記小型張,均為768萬。這個量雖然不敢說是2019年最低量,但和最低量應該比較接近了。植樹節作為冷門題材貨源較少,這次768萬的量實錘之后相信還會有上漲空間;而西游記小型張昨天還在打折,今天已經從5元漲到了6.5元,由此可見發行量對于郵票的價格起著決定性作用。
2018年的最少發行量為長江經濟帶小全張,968萬。套票中最少的是詩經,969萬。西游記題材還算熱門題材,西游記小型張的發行量可參考2018年紅樓夢小型張。2018年的紅樓夢小型張發行量為1059萬,今年西游記降至768萬,減少了27.5%。假設今年的小型張都按照這個比例減少,那么下半年的粵港澳大灣區小全張將是今年發行量最少的品種,預計為701萬。目前網廳還可以查到粵港澳的全國郵局零售量,小全張的零售量是最低的,是冷門品種套票的三分之一。這樣來計算,該小全張為2019年全年發行量最低的品種也是理所應當了。
對于套票來說,如果一版所含套數較少的非熱門品種往往發行量會更少一點。如2018年的詩經,單版式,成為當年最少發行量,969萬。今年沒有單版式郵票,一版2套的有一種,那就是二十四節氣第四組,但前三組的發行量都屬于中等偏多的量,第四組為了和之前三組配套也不會發行量少到哪里,預計最少也有850萬。其他12套以下的版式還有中歐班列(6套)、五岳圖(10套)、川藏公路(8套)、古代神話(8套)、大興機場(9套)、中俄(8套)、精準扶貧(8套)。這些票中有些屬于熱門題材,產品冊較多,發行量不可能減少太多,如古代神話、五岳圖、精準扶貧。剩下的四套發行量成為今年的瓶頸都是有可能的。此外年初的中葡發行量822萬,這也奠定了聯合發行的郵票不會太多的趨勢。中歐、中俄、大興機場可能發行量會成為今年的最低,在720-770萬左右。
2019年的票雖然比去年減少了很多,但依舊不會出現700萬以下的品種,這個量郵政是要留給2020年的,如果今年一舉降至700萬以下,那么2020年似乎也就降無可降。今年最低降至七八百萬還是打折,那么明年降至六七百萬,如果還是打折,那么2021年可能擊穿600萬,降至500多萬。降到一定程度,也許不用500多萬,只要600多萬,郵票就能扭虧為盈了。之后發行量應該會連續幾年保持穩定,或穩中小幅上漲。接著歷史又會循環上演增量減量的套路了。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