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發行量已經全部公布,根據冷熱題材零售量來計算,發行量和零售量是成正比的,熱門題材零售量較多,發行量也會更多一些。這一規律也是2019年發行量的標準。2018年的熱門題材零售量高達25萬左右,發行量為1350萬以上;中等題材零售量21萬左右,發行量1200-1350萬;冷門題材和小型張970-1150萬。
生肖票比較特殊,每年發行量都是天量,并不能代表普遍套票的發行量。除了生肖外,最大發行量就是拜年,為2178萬,熱門題材中較少發行量為月圓中秋1356萬,其他的還有幾套在1400萬左右。2019年如果減量20%的話,那么這個發行量將會是1130-1815萬,普遍發行量為1167萬。
中等題材每年能占到三分之一,如今年的武漢郵展、古代神話、軍運會、五四運動、古鎮三等,發行量預計為1000-1125萬。
小型張和冷門題材發行量比較接近,都在1000萬左右,2018年最少發行量為968萬的長江經濟帶小全張,而冷門郵票中的較多發行量也不過1150萬左右,這樣算下來今年的冷門題材或是郵政有意控制發行量的題材為808-960萬。
2019年郵票的價值高低關鍵就在郵政有意控量的題材發行量是否能降至800萬以下,如果能降至800萬左右,那還是有一定潛力的。編年票中但凡發行量在800萬上下的都沒有打折,多少還有點升值。800萬左右的發行量主要是2003年和2006年以及2005年幾枚小型張。這些票目前已經成為編年票的佼佼者。2019年是否能夠再現輝煌就看這些票的發行量了。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