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開始新郵打折頻繁,幾乎所有的郵票發行之后即打折,這樣的趨勢到了2018年越演愈烈,盡管2017年以來發行量已經連續三年下跌,但新郵打折并沒有明顯好轉,只不過由于發行量的下降,折扣幅度略收窄了一點。
新郵為何打折,其他國家也打折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人均信件量還是比較多的,郵票可用于寄信和快遞,使用量較多,很多家庭都會購買一定的郵票用來寄信之用,和我國二十多年前差不多。最關鍵的是人家郵票可用于快遞,那么可想而知消耗量有多大了。在一些商店如果購買量大的話可能會有非常小幅度的折扣,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沒有折扣的。郵票就是郵資憑證,使用收藏兩開花!
我國的郵市一旦趨冷新郵打折,老郵價格下跌就會出現。新郵打折的根源實際上還是郵政。郵政手中幾乎沒有多少老郵,老郵的價格是隨行就市的,郵局要掙錢就得靠新郵。新郵對于郵政來說沒有成本,一枚郵票的印刷設計成本不到1角,也就是說只要1角以上賣出郵政就不虧。但這僅限于收藏來說,如果實寄了,那么1角肯定是不夠成本的,甚至1.20元的實寄費用都得靠國家補貼呢,可見如果大家都用打折票寄信,那么郵政肯定是要血虧。那么多打折票從何而來,肯定還是各地郵局放貨所致。現在集郵人口銳減,全國不到百萬,而郵票發行量1000多萬,多出的那么多票怎么打發,放到郵寄柜臺慢慢賣是個途徑,但郵政不愿意,那樣一來,根本不需要預訂不都能隨時購買了,將來誰還預訂,每年十幾億的預訂款光利息就不少,郵政自然不會放棄這么一大塊蛋糕。何況這么多新郵如果都用掉,郵政依舊掙不到錢,最好的辦法是批發給郵商,五折不用,三折最高,郵商低價接貨,自然可以五折出貨,不管怎樣還是有利潤。
打折出貨的郵票有沒有回寄的可能,肯定有啊,于是郵政對于郵票貼用做出了很多限制,甚至有些郵局要求必須使用本郵局售賣的普票,自己的郵票不讓用。還有限制包裹的,全國對于使用量最大、價格最高的特快專遞都是限制貼票的。這樣一來,打折賣出的票源,即使回來參與實寄也很難實現,就是有實寄發生,也是非常小的比例。產品冊也是一大塊利潤,一個設計精美的冊子,放上十幾套票,面值不過百元,售價高達298,這個利潤遠大于預訂的套票。可惜在熊市期間,產品冊也成了滯銷貨,除了偶爾有小白光顧,基本上是賣不掉的。
郵票打折的根源在于郵政大量放貨,如果批發給郵商最多八折,市場上也不會出現五折以下的超低折扣了。發行量供大于求是根本原因,如果發行量按需發行,降到500萬以下,郵局無貨可發,那么打折票也會消失殆盡。這幾年發行量一直再降,但由于基數較大,每年又是慢跑減量,不能一針見血,發行量減了三年依舊很大,明年減量應該還會繼續,隨著市場持續惡化,大量郵人離場,明年發行量是否會有大幅度的質變,我們拭目以待!作者:郵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