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郵政共發行紀特郵票34套98枚和小型張3枚、小全張2枚。另發行《偉大歷程》、《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2套2枚。總結來看,2018年紀特郵票的發行有“三多”“兩少”。
一是發行套數多,創歷年來發行紀錄。
2018年全年,中國郵政共發行紀特郵票34套98枚和小型張3枚、小全張2枚。其中紀念郵票16套35枚,小型張1枚,特種郵票18套63枚,小型張2枚,小全張2枚。這一發行套數之多成為新中國郵政年度紀特郵票發行套數之最。體現了年初中國郵政“增套減量”的思路。
二是計劃外增發郵票較多,是近年來計劃變動較大的一年。
從最初公布的32套發行計劃,到實際發行34套郵票,存在增加發行和取消發行以及郵票名稱更名等諸多變化。其中,屬于增加發行的郵票有4套:2018-16J《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2018-27J《中國農民豐收節》、2018-30J《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32J《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運動》,均為紀念郵票。而取消發行的郵票有兩套:與西班牙聯合發行郵票和《城市主題公園》(與俄羅斯聯合發行)郵票。
三是郵票發行首日沒票現象增多,為近幾年來少有。
2018年,至少有《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運動》等2套郵票因為各種原因,沒能于發行當日在全國各地與廣大集郵愛好者見面,僅在北京、上海等少數城市露面。如果算上首日封等郵品,那就更多了。
四是雕刻版印制的郵票相對減少。
在2018年發行的34套紀特郵票中,有6套19枚(含小型張1枚)郵票為膠雕套印的郵票,分別為《戊戌年》、《海棠花》、《中央美術學院建校一百周年》、《四景山水圖》、《大雁》和《詩經》,另有《當代美術作品選(二)》郵票第一圖為膠雕套印。雖與2017年6套22枚的膠雕套印郵票大致相當,但在全年紀特郵票中的占比率下降了3個百分點(2017年為23.5%)。
五是郵票印制的特殊工藝運用相對較少。
在2017年發行的紀特郵票中,采用新技術和特別工藝印制的郵票相對較多。而2018年紀特郵票的印制,其采用特殊工藝印制的郵票相對減少。只有《絲綢之路文物(一)》4枚郵票在印制上采用了局部壓凸工藝或局部燙印工藝,《月圓中秋》1枚郵票采用了香味油墨印制。此外,有兩套郵票的版票邊飾印有二維碼,其中《清正廉潔(一)》4枚郵票大版底部均印有二維碼,用手機掃描可以觀賞到采用動畫手法精心制作的視頻短片。《詩經》郵票版張邊飾上印有二維碼,通過手機掃描,可欣賞源自人民日報出版社《詩經風物圖典》的《詩經》全文誦讀音頻。作者:余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