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獲學士學位。1978年進入郵票印制局郵票設計室從事攝影,郵票設計工作。曾拍攝并設計了《山西風光》、《河南風光》、《吉林風光》、《平遙古城》、《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國際論壇》、《中國舉辦郵票展覽會九十周年》等40多套封片。
2009年9月9日是國家圖書館建館100周年,同日將發行《國家圖書館》特種郵票一套兩枚。記者請郵票設計者李群和編輯佟立英介紹了這套郵票誕生的經過。
首先是確定郵票的主要表現內容
國家圖書館有著百年歷史,若要把所有的內容凝練到兩枚郵票中,需要認真挑選表現元素。經過發行部門與國家圖書館有關專家座談,初步確定了采用館舍和古籍(國家圖書館四大專藏)綜合的方式表現國家圖書館這一主題。再經過多次斟酌取舍,最終建筑部分選取了國家圖書館的兩個部分:古籍館(老館)和總館北區(新館),國家圖書館的四大專藏《永樂大典》、《敦煌遺書》、《欽定四庫全書》、《趙城金藏》則分別以背景的形式展現在兩枚郵票上。
第一枚郵票的建筑部分表現了古籍館的文津樓,專藏部分表現了《永樂大典》(六模、九十九)、《永樂大典》卷二千五百三十六卷(打開的),以《敦煌遺書》唐寫本《辯亡論》中間部分內容為襯底文字。
第二枚郵票的建筑部分表現了總館北區,具體為總館北區(新館)。專藏部分展示了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經部、東坡易傳卷三)、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后漢書》二十四卷,后者為打開的),以《趙城金藏》中《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六十四開始的部分內容為襯底文字。
其次是選擇郵票的表現形式
《國家圖書館》郵票是李群設計的第一套郵票。盡管之前他曾多次設計過郵資封片,但郵票無論從重要性還是構圖都對設計者有著更高的要求。李群是專業攝影師,他根據郵票的設計要求,拍攝了郵票需要表現的建筑照片,郵票編輯提供了郵票背景展示的四大專藏元素。為了讓構圖更和諧、更完美,李群又在電腦上反復修改兩枚小小的郵票。
兩枚郵票在郵票下方表現建筑,一枚是中式建筑,表現圖書館的歷史傳承;一枚是現代建筑,表現圖書館的變革和發展,四大專藏也分別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兩枚郵票的上方;每枚郵票中都有打開的,也有合上的古籍專藏,一動一靜。精挑細選的專藏的內容文字經放大后作為郵票的襯底背景,可謂層次分明,也使郵票內容不顯得突兀和空曠。
兩枚郵票上的文字面值和國銘都使用了黑色,整體色都營造了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