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新郵發行,始終有一群最堅定的人,不惜浪費時間和精力,冒雨冒雪排隊,制作首日實寄封互寄、自寄等形式,來體驗郵票的魅力,癡迷于集郵的樂趣。這些人,被稱作鐵桿郵迷。
新郵破法,頻繁打折,首日郵市不打折,郵政方面不打折,讓最堅定的鐵桿郵迷紛紛叫苦不迭。用面值從郵局購買到新郵制作首日實寄封,卻遇到新郵打折,鐵桿郵迷的合法權益誰來維護?
零售票源不多的情況下,還要到郵市去購買,盡管大宗交易平臺打折,或是網上已經打折,郵商當天絕不打折,鐵桿郵迷不得不溢價購買新郵制作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的合法權益誰來維護?
新郵打折,有人會說是信銷票愛好者。第一,目前還有多少人收藏信銷票,第二,首日全戳,或者首日戳照樣是首日購買自己加蓋,或者互寄得來,打折的“紅利”信銷票愛好者根本享受不到,除非不要首日全戳、首日戳。
首日實寄封的鐵桿郵迷,是新郵最后的力量,也是維護新郵穩定最基礎的力量。如果全國范圍內所有的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不約而同不再制作首日實寄封,這該是多么可怕的場景。
屆時,我們可以看到,除過專業排隊不制作首日實寄封的大媽、大爺們,各個郵政網點將會是門可羅雀的場景。反過來,缺少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們“撐場子”、“裝門面”,反過來會影響那些排隊購票們的大媽、大爺們的購買欲,他們之所以不斷排隊購買,就是因為看到有人買、有人用,覺得差不多,才去排隊購買。一旦沒有人購買,他們也會隨大流,采取觀望或者棄購,門可羅雀將會更加嚴重。
目前,郵政方面對于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沒有任何的優惠政策和措施,隊是一樣的排,票是一樣的購,既沒有綠色通道,也沒有VIP資格,等同于排隊、循環排隊、插隊,熱衷“搶購”的大媽、大爺們,明知道這些人不集郵,不制作首日實寄封,也是一視同仁。
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們一方面要耗費時間精力和金錢,一方面要同專業排隊的大媽、大爺們拼體力、拼時間的一較高下,最終因為時間原因不得不敗下陣來。
要知道,當前很多郵政網點,新郵發行首日,大爺大媽們大清早掛一個塑料袋、放一個馬扎就“宣示存在”,買完菜后一來就是幾個人,還頻頻增加插隊人數,搞得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們只能自愧不如,甘拜下風。
說一千、道一萬,新郵破發,受到打擊和影響最大的就是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他們每年“多掏”的經濟損失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成了實寄越多,虧損越多,受害越多。
郵政方面,第一是要要徹底扭轉和根治新郵打折,從內部嚴查打折銷售的行為,依法依規懲治和追究違法者,徹底根治廣大集郵者深惡痛絕的打折、賣大戶行為,讓違規者付出慘痛的代價才行。
第二是要把減量措施落到實處,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發行量,要運用市場規律來調節新郵發行,尊重集郵者和市場,不要采取減量增套的方式,讓廣大集郵者詬病。
第三是要對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凡是堅持購買的,登記造冊,根據購買的套數,比照全年套票預定者的優惠措施,每人提供對應套數的贈送版,便于大家制作贈送版的首日實寄封,通過各種優惠措施,留住這些鐵桿郵迷。
第四是要加大票源首日投放量,不要都留存在倉庫中,對首日實寄封鐵桿郵迷登記造冊,頒發類似VIP的購買證,憑證可以優先不排隊,雙倍購買新郵,剩余新郵再提供給熱衷排隊的大媽、大爺們,從源頭區分,最大限度的保護鐵桿郵迷的合法權益,為集郵留下最后一點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