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人口老齡化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引起了各國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高度重視。1990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從1991年起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國際老年人日”。2018年10月1日是第28個“國際老年人日”,中國郵政發行《國際老年人日》紀念郵票一套一枚,由劉釗、張帆設計。
《國際老年人日》紀念郵票作為“主題紀念日”題材的郵票選題,對于這類郵票的設計,擺在郵票設計者面前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將抽象的主題在有限的空間內“具體化”。郵票發行前夕,《國際老年人年》紀念郵票設計者之一的張帆先生,應筆者之邀講述了郵票設計背后的精彩故事。
“《國際老年人日》紀念郵票在準備初期,設計計劃完善,出發點全面,從設計師年齡、認知以及對“老年人”的理解,全方位策劃設計方案。”張帆開門見山地指出,正是由于詳盡的設計規劃,使這套設計工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圍繞老年人“獨立、參與、照顧、實現自我、尊嚴”五項原則展開設計。
三易其稿,為了夕陽更絢爛
郵票雖小,但其背后往往都凝結著設計者、郵票責任編輯等相關人員的創作心血。為了使郵票設計方案達到最佳,這套郵票的設計可謂“三易其稿”。張帆先生向筆者展示了郵票設計過程中歷經的三個設計方案。
方案一:“共識圖形”詮釋郵票主題。作為國際性的主題宣傳日,以國際化的語言進行畫面表達成為設計師首當其沖的想法。這一方案采用“共識圖形”的設計手法,運用各國、各民族通俗易懂的大眾傳播圖形語言,與該套郵票“國際老年人日”的郵票主題相吻合。
從未用郵票設計圖稿中可以看到,這一方案主圖采用“老人與天使”的角度表現“照顧”。通過兩位老人與護士(象征志愿者)的友好相處,體現診治、康復以及和諧的醫患關系,也體現了老年人之間的體貼、祝福和自立自強。同時,設計師別出心裁地在近景繪制了一只寵物狗,不僅詮釋出狗是人類忠實的伙伴,帶給老年人無限的樂趣,也暗合農歷中國狗年。
郵票背景的設計,設計師采用四個相關連的八邊形,分別表現了:獨立(養花)、參與(志愿者)、實現自我(遛鳥)和尊嚴(太極拳修練)等四個表現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場景。同時,為強調國際紀念日在背景放置了世界地圖,郵票整體采用體現國際化藍色,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方案二:用“中國語言”講述“國際故事”。這一方案中,采用卡通形象和標識圖案相結合的手法,使整個畫面通過中國傳統紋飾,呈現出“四菜一湯”的畫面效果,以中國喜聞樂見的紅色作為背景色,金色作為輪廓,配以藍色、橙色進行輔助,增加郵票的形式感和中國味道,將國際老年人日落腳到表現中國老人身上,充分體現出“國家名片”的文化自信。
這一方案相較于“方案一”,畫面極具中國特色,也為郵票最后的定稿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在此方案的中心圖案是一對身穿中式服飾幸福、恩愛的老年夫婦形象,圍繞在主圖四周的吉祥紋飾,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福壽”的蝙蝠為元素,傳達出對老年人福壽安康的美好祝福。
為了深化郵票的主題,在郵票四個半圓內運用國際共識圖形的手法以符號化的語言表現與老年人息息相關的要素。四個符號語言分別是:托起的愛心與十字的手體現老年人的醫療和康復問題;一把搖椅和音符體現老年人的養生和養老問題;小手撫摸大手體現對老年人的關愛問題;電腦和互聯網代表老年人享受社會發展成果、與時俱進的精神,四個圖標都被帶有如意圖案的半圓圍繞,彰顯了在黨和國家政策的關懷下,廣大老年人享受到各類的保障與關愛,過上順心如意的晚年生活。
方案三:妙手融合終成稿。為了達到最佳的設計效果,郵票設計師與相關人士對郵票設計方案進行了反復的論證。最終,郵票設計進入融合修改階段,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圖稿進行融合。
郵票設計的第三個方案是在“方案二”的基礎加以修改的,中心圖案、整體顏色基本不變的基礎上,對郵票四個半圓內的圖案進行了修改,部分融入了“方案一”的設計元素。
郵票中間的圓和四個半圓內的場景體現了“老年人五原則”。半圓中原有的“符號語言”均被具體的畫面所取代。
——照顧原則:勾畫了和諧的醫患關系。郁金香代表對老年人的健康祝福,小狗既體現寵物對于老年人生活的樂趣和陪伴又與郵票發行當年的生肖相呼應。
——尊嚴原則:選擇老年人練太極拳的場景,因為太極拳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養生健體運動,與國際老年人日這一主題非常吻合。
——獨立原則:愜意澆花休閑養生的畫面,體現老年生活的穩定和安逸,象征老年人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參與原則:老年人參與做志愿服務,描畫了老年人為外國友人提供幫助,體現了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共建,與社會發展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
——自我實現原則:中間呈現老年人祥和的笑容,幸福的笑容說明了一切,我國的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愛、老有所信。
通過郵票設計方案的巧妙的融合,《國際老年人年》紀念郵票的設計愈加完美,內涵更加豐富,順利地通過了審核,成為最終的郵票設計定稿。
獻給所有老年人的禮物
作為一位80后的設計師,張帆在短短幾年中先后參與了《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梅里雪山》《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等普資封片郵資圖的設計,對于自己與劉釗老師合作的第一套郵票,張帆更多了一份期待,因為這是他送給一位老人和全天下所有老人的特別禮物。
“每一位老年人都是一本值得拜讀的書,一盞回味無窮的茶。而我郵票背后的這位老年人,更是一個傳奇?!睆埛蚬P者娓娓講述了郵票設計背后的一個有溫度的故事。
“拿到這套郵票后,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一位老人,為這套郵票帶來了設計靈感?!睆埛壬蜷_了話匣子說:“他生于1926年,歷經了抗日戰爭的炮火。年少時的他,面對轟炸機的襲擊,在村子里所有人都逃的逃、躲的躲的時候,一聲嬰孩的哭泣,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冒死沖進屋里抱走了一個還在襁褓里的嬰兒,讓孩子免于死難。后來,他成功的幫助一名中國婦女逃脫了日本侵略者的魔爪?!?/p>
張帆說,因為戰亂,他也曾流落街頭。人生最奇妙的地方就是,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發生什么。這位流落街頭的年輕人因為勤懇和善良,決心學醫回報家鄉,后來他成為了當地口腔醫院的創始人之一,并成為該院第一任院長。
歷經過戰亂和家破人亡,讓他更能深刻理解人生可貴,以至于在他 50 歲時,為了寫好學術論文還學習了英文。他每次談起往事的時候,總愛說一句話:“那時候,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到明天?!钡@一切依然沒有改變老人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游歷了大半個中國,70歲開始練習書法,如今到了安度晚年的日子。
談到此,張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說:這位老年今年已經95歲高齡,每天依舊會關心國內外大事,經常念叨要親眼看到兩岸統一。如今,老人雖已到了安度晚年的日子,依舊沒有改變他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不僅游歷了大半個中國,目睹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還在晚年開始練習書法,堅持給魚缸換水,時常還會拉著重孫女的手離地跳。這一切正是郵票所希望表現的“老年人五原則”的真實體現。
故事講到這里,相信讀者和筆者都非常想知道張帆先生口中的這位老人是誰。在筆者的一再追問下,張帆笑了:“他,就是我的爺爺,一位傳統的中國老人。這套郵票是我獻給爺爺和世界所有老人的一份獻禮,希望長輩們看到這套郵票都會倍感幸福?!?/p>
金秋時節,又逢重陽。在《國際老年人日》郵票發行之際,張帆特意把一幅放大的郵票未用圖稿裝框,送個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兩位老人手捧著這份特別的禮物,難掩欣慰、幸福的笑容。來源:唯倪獨尊VIP的博客(文:倪俊峰)
張帆,2004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F任中國郵政集郵產品研發中心河南分中心副主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創意研發室設計總監。
主要設計作品有:《國際老年人年》紀念郵票、《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梅里雪山》《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2019年有獎賀卡》等普資封片,以及《中國與新西蘭建交四十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秘魯共和國建交四十五周年》紀念封和《異趣郵珍》《稱心如意》等郵品,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