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預訂業務發展思路
(一)調減預訂總量。在滿足老預訂用戶續訂需求基礎上,將各省以舊換新截止日的預訂余量調減50%。調減后的剩余量用于滿足各省線上渠道預約用戶需求和解決線下渠道老預訂用戶漏訂等服務問題。
(二)繼續執行“實名預訂”方式。使用二代身份證和集郵聯名卡作為預訂憑證執行實名預訂,用戶也可使用已經實名驗證的賬戶在集郵網廳和郵儲手機銀行客戶端進行實名預訂。控制各類虛假預訂套取票源的違規行為,嚴禁各級郵政企業變相使用郵政企業資金預訂套取票源,嚴禁各級郵政企業通過獎勵等方式變相打折預訂。
(三)滿足預訂用戶多樣化需求,提供全新“選套預訂”品種。預訂用戶可根據個人意愿調換套票預訂資格和選套預訂資格。
【評】這才8月份,2019年的新郵預定政策到已經出爐了,可見郵政對現在的行情也是憂心忡忡,怕影響2019年的預訂數量。
這次預定政策的亮點有三個,一個是各地郵局杜絕打折預定;二是截止到1120預定剩余量減少50%投放;三是可以選套預定,但上線還是5套。
禁止郵局打折預定,如何禁止,有沒有政策,文件中并未提到,不管怎樣,即使郵局不打折,那么以現在的郵票結算辦法,還是有可能出現打折票的。除非杜絕郵局批發郵票給郵商,否則一旦行情不好,打折票依舊泛濫。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減少余量50%,這看似也是減量的政策。但要注意,這里只是提及減少預定余量,并未說減少發行量。2018年減量是明確的,2019年則是含含糊糊的。即使嚴格減少余量50%,那么這些減少的量各地郵政制作高價產品冊也是可以的。當然如果余量減少當真達到50%,并且這些量也不會發行,那這個減量力度也不小。畢竟今年行情已經差到極點,相信明年預定量還是銳減。以我個人來說,套票預定明年可能會減少50%,相信很多人都會酌情減少。以今年全國預定量400萬套為例,那么明年減少150萬應該沒問題。在這基礎上減少50%,也就是減少75萬套,不管怎么說減少總比增加好。同時也在說明一個問題,明年在總量上不會增加新的預訂戶,至少發行量不會比今年多,甚至減量已經成為定局。
此外文件中依舊提到了1120的敏感日子,是不是在這一天結束后在網上放量,包括大小版,如果會出現2017年的輝煌時刻,相信1120會成為集郵者的節日!
選套預定其實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存在,這次不知道如何進行。當然還是限量的,每個證件只能最多預定5套,也就是說連套票預定加起來。不過這也是個好消息,畢竟一年如此多的郵票不可能都喜歡,把有限的錢投入到自己喜歡的郵票中也是個好辦法。這樣一來一些冷門郵票的發行量也有下降空間,也是減量的一個途徑。因為有5套的上限,即使是熱門郵票也不至于發行太多。就看選套制度能否很好的貫徹,是否真能選擇某一套或幾套郵票,而不是郵政打包或大類選套。真正實現選套預定將會成為有利于集郵者的大好事。
郵政如此之早公布預定政策,無非還是想提振市場信心,讓大家踴躍地預定2019年新郵,同時放出信號,2019年依舊會減量。但減量的力度不大,遮遮掩掩,可以斷定2019年除非真正能減量到800萬以下,否則還是打折之年。中國郵票歷來都是短缺經濟,越短缺越漲價,越漲價,越來越多的人會跳進來,一旦量放大了,人人都能買到,則市場混亂,打折票橫生,大量集郵者退出。或許真正不計得失的集郵者對于發行量無所謂,可惜絕大多數人還是計較得失的,買漲不買跌是更古不變的王道。
看來這次減量又會成為持久戰,追尋著1999-2006的步伐,任重而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