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定于2018年6月24日發行《清正廉潔(一)》特種郵票1套4枚。詳情如下:
志號:2018-17
圖序 圖名 面值
(4-1)T 不貪為寶 1.20元
(4-2)T 羊續懸魚 1.20元
(4-3)T 兩袖清風 1.20元
(4-4)T 立檄拒禮 1.20元
郵票規格:33毫米×44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12枚
整張規格:162毫米×182毫米
版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計者:胡博綜
責任編輯:干止戈
印制廠: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集郵網廳、中國集郵手機客戶端和中國集郵微信商城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中國郵政定于2018年6月24日發行《清正廉潔(一)》特種郵票1套4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不貪為寶、羊續懸魚、兩袖清風和立檄拒禮,全套郵票面值為4.80元。
廉政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而清正廉潔,則是百姓對為官者的最大期盼。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剛正不阿、廉潔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華夏文化中已成經典。這些人物和故事,對于開展廉政建設,尤其是在黨員干部中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郵票選取中國古代從春秋時期到清代4個廣為流傳的古人居官正直,廉潔自律的故事。
“不貪為寶”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子罕,是宋國的賢臣,位列六卿之一。有人得到一塊精美的玉石,就想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并正告獻寶人:“你以精美玉石為寶貴的東西,我卻把不貪這種品質視若珍寶。如果我收了此玉,你失掉了寶,我也失去了心愛之物啊。所以,我們還是各存其寶吧?!?/p>
“羊續懸魚”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時期。羊續,東漢時期曾任南陽太守。南陽郡是大郡,羊續作為封疆大吏位高權重。當時有下屬府丞,進鮮活魚給羊續,他卻把魚懸掛于廳堂之上。府丞再送魚時,羊續把所掛的魚拿出來教育他,以示拒絕饋贈。
“兩袖清風”的故事發生在明中期。于謙,是堪稱為民族英雄的明代名臣,《明史》稱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有一年,他進京朝會面圣述職,被別人勸誡誘導,一定要巴結閹黨權貴才是做官的捷徑。于謙當面拂袖離去,并在《入京》詩中寫下“清風兩袖朝天去”的著名詩句,后人經常用“兩袖清風”一詞來比喻為官廉潔。
“立檄拒禮”的故事發生在清早期。于成龍,是清代初年的名臣。在他為官的二十四年中,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皇帝贊譽。某年中秋,于成龍管轄下的大名縣縣令曾私下送來一份厚禮,于成龍不僅當場嚴詞拒絕,更是張榜頒發了一份《嚴禁饋贈檄》,厲令所屬官員一律不準送禮行賄,如再有犯者絕不寬恕。
郵票設計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會委員,著名畫家胡博綜,郵票以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形式,生動還原了四個典故的歷史場景。郵票由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膠版印制。
【評】這次的清正廉潔可以算作中華孝道的姊妹篇,可惜孝道只發行了2組就銷聲匿跡了。孝道雖然市場行情不好,但設計還是不錯,而且還是雕刻版,可見郵政對其還是很用心的,還發行有小版。而這次的清正廉潔直接用了膠印,小版也沒有了,似乎有點湊合的意思。不過今年整體行情很差,盡管減量但幅度不夠大,怎么也不行,設計好壞其實也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