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郵幣卡市場共爆發過三次大潮,每次大潮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綜合各方面分析,第四次大潮將于2010年—2011年間發生,回顧歷史可以借鑒未來,回顧前三次大潮,每次大潮都產生了最具爆發力的版塊,探尋第四次郵幣大潮最具爆發力版塊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一、前三次大潮最具爆發力版塊回顧
1、1988年大潮: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背景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經濟意識和投資意識進一步增強,民族文化也得到進一步繁榮,加上1988年爆發了第一次嚴重的通貨膨脹,在此背景下,深受群眾喜愛的新中國郵票爆漲,此次大潮最暴利版塊是以猴票為代表的一輪生肖票和以西游記、齊白石作品等為代表的早期老JT票。此次大潮普通品種張幅在1—2倍,領漲品種漲幅在3—5倍。
2、1991年大潮:有了第一次郵市大潮和賺錢效應,集郵人士得到爆發式增長,加上當時中國還沒有股市,更多的人參與到郵市投資中來,時隔三年后的1991年春夏季節,第二次郵市大潮爆發,此次大潮產生了2個最暴利版塊:郵資封片和JT小型張。此次大潮普通品種張幅在3—5倍,領漲品種漲幅在8—10倍。
3、1997年大潮:91年大潮后,從1992年起國家郵政加大了郵票的發行量,郵票的發行量從1991年前的幾百萬加大到幾千萬、上億,隨后郵市出現了幾年的極度低迷期,94年、95年郵市最低迷時不少郵票首次出現打折現象,郵市人氣低落,郵人戲稱穿著棉襖逛郵市,甚至有不少人斷言,今后再也不可能發生象91年那樣的大漲。孰料1年多后,從1996年春夏之交開始,郵市爆發了第三次大潮,到1997年春夏之交到達最高點,此次大潮產生了3個最暴利版塊:流通紀念幣、電話磁卡、小本票。此次大潮普通品種張幅在10倍左右,領漲品種漲幅在20—30倍。其代表品種如希望紀念幣從最低2元漲到60元,宋慶齡紀念幣從3元漲到80元,熊貓紀念幣從8元漲到320元,豬磁卡從50元面值以下漲到2000元,白暨豚小本票從15元漲到600元,低檔生肖小本票從2、3元漲到90元。
二、前三次大潮規律分析
1、每次大潮最暴利版塊均不同,而且上次大潮最暴利版塊不會在下次大潮中再次充當最暴利版塊。第一次大潮最暴利版塊是一輪生肖票和早期JT票;第二次大潮最暴利版塊是郵資封片和JT小型張;第三次大潮最暴利版塊是小本票、流通紀念幣和電話磁卡,正可謂是風水輪流轉,明天到它家。
2、每次大潮間隔時間越來越長。第一次大潮與第二次大潮間隔了3年,第二次大潮與第三次大潮間隔了6年,而第三次大潮到今天已經13年,從時間蓄積上看,也具備了爆發第四次大潮的條件。
3、每次大潮爆漲的力度越來越大,正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第一次大潮領漲品種漲幅3—5倍,第二次大潮領漲品種漲幅8-10倍,第三次大潮領漲品種漲幅20—30倍。一次比一次猛,一次比一次力度大!從今年的資金面、參與群體、技術面、時間積蓄、歷史經驗等諸方面分析,將要來臨的第四次大潮上漲力度要遠遠大于第三次!
三、第四次大潮最暴利版塊分析
根據前三次大潮的規律分析,已經充當最暴利的版塊不可能在第四次大潮再次充當最暴利版塊,即一輪生肖票和早期JT票、是郵資封片、JT小型張、小本票、流通紀念幣和電話磁卡這些曾經無限風光過的版塊基本可以排除,綜觀當前的郵幣卡市場,根據資金的關注度、人氣指數、交易活躍度等綜合分析,惟有兩個版塊有可能成為第四次大潮的領漲版塊和最暴利版塊:
1、三四版人民幣:三版紙幣年消耗30萬—50萬禮品冊,巨大而持續的消耗使得本來不多的三版幣更加珍惜,可以說三版幣枚枚都是產品幣,這一點有點類似郵票里面的產品票,從2000年三版幣退出流通以來,十幾年時間里三版幣一直漲、一直漲,成為整個郵幣卡市場里一個奇觀,只有消耗的推動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更重要的是三版幣銀行里根本沒有庫存,杜絕了放貨的腐敗,這一點與天天放貨的腐敗的郵政有天壤之別。四版幣年消耗200萬—300萬的禮品冊,可以說四版里面有黃金,而且四版幣事實上也已經退出流通,只差一紙公告,有這么大的利好預期,四版幣不漲也難。
2、郵票里的小版張和縮量小全張
小版張和縮量小全張版塊在前幾次大潮中都表現欠佳,97年大潮時小版張僅有中美小版、白暨豚等幾個品種,沒有掀起風浪,97大潮后,01年、04年、07年三次反彈,小版張和縮量小全張都充當了領漲版塊。
郵市三年出現一波行情已經成為一個規律,從01、04、07年的三次反彈,到2010年又是一個三年,2010年第四次大潮很可能在人們的期待之中悄然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