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發(fā)行首日,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大媽、大爺們在孜孜不倦的排著長隊,一次次通過循環(huán)排隊和插隊來搶購著新郵,給人一種新郵火爆的虛假場景。
很多購買新郵的首日實寄封郵友們對此是哭笑不得,認為他們不是集郵者,插隊和循環(huán)排隊搶走了郵友手中的票源,對他們插隊的行為非常反感,甚至是言語譏諷,稱他們?yōu)閷I(yè)排隊搶購新郵的“吃瓜群眾”。
其實,這些看似樂此不彼排隊購買新郵的大媽、大爺們也有自己的苦衷,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要輕易的打上“標簽”。
一是不懂網(wǎng)絡。他們因為年紀關系,或者是文化水平,或是身體原因,不懂互聯(lián)網(wǎng),或是知之甚少,根本不會網(wǎng)廳注冊和搶購,對他們而言,老眼昏花,看東西都不清楚,從網(wǎng)廳搶購,根本搶不過年輕人。屬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心無力,只能用排隊購買的方式來獲取郵票。
二是不愿意溢價購買。前幾年,郵市火爆,每到新郵發(fā)行首日,郵市都有大量新郵出售。從郵市上當然可以購買到新郵,而且基本上是要多少有多少。問題是,這些大媽、大爺們他們不愿意溢價購買,很多人一輩子勤儉節(jié)約管了,多掏一分錢都會斤斤計較。
三是害怕上當受騙。這幾年來,新郵發(fā)行當天打折,郵市購買要比郵局便宜,如果購買的多,還能節(jié)省資金。為什么他們還要樂此不彼的到郵局排隊,就是因為不懂郵識,不會鑒別真?zhèn)危ε沦I到假貨。
四是精力不濟。出于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大媽、大爺們也是不愿意去郵市購買。每個城市的郵市是固定的,要去自然就會產生來回的車票費,雖然70歲以上老年人絕大多數(shù)公交車免票(中巴車除外),問題是60-70歲之間是不免費的,幾套票打折的優(yōu)惠抵不上車票費。最重要的是,精力不濟,劃不著去郵市,守著身邊最近的集郵網(wǎng)店排隊就行了。
五是宣傳引導有誤。這些年,總是在宣傳郵市如何火爆,尤其是文交所呼風喚雨的幾年,很多人無形中覺得,搶到就是賺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到手再說。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把新郵當成紀念幣、當成熱銷品種,一窩蜂上來“搶購”。
解決新郵發(fā)行首日大批量的專業(yè)級吃瓜群眾的根源在于郵政部門,只有郵政部門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避免扎堆,導致真正需要制作首日實寄封的郵友買不到票的“尬郵”現(xiàn)象頻發(fā)。
一是主動服務。主要是郵政部門要在新郵發(fā)行首日積極宣傳引導,介紹預定政策和方式方法,專門建立臺賬,登記留下這些人的聯(lián)系方式,引導他們從每次發(fā)行新郵購買到年底一次性預定轉變。這樣,既能保證來年票源預定,任務完成,又能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實現(xiàn)雙贏。
二是普及郵識。主要是為他們普及最基本的集郵知識,教會他們如何正確保存郵票,如何放置郵票。不要出現(xiàn)買到后隨手拿著,或是夾在錢包等各種不正確、不科學的保存方法。有條件的集郵柜臺可以提前預備小型硬紙板折,提供給這些大媽、大爺們,讓他們把買到的郵票安全帶回家。
三是言傳身教。主要是集郵柜臺的工作人員,在條件允許和時間許可的條件下,可以手把手教會這些大媽、大爺們進行首日實寄封的制作,郵局工作人員的言傳身教權威性和公信力遠遠高過郵友的號召力。當然,更歡迎大量熱心郵友現(xiàn)場制作首日實寄封時,幫教指導這些初級“菜鳥”制作,共同提高。
最后,希望郵政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從大力宣傳和普及郵識上下功夫,從打通服務環(huán)節(jié)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向各個最基層集郵網(wǎng)點提供充足票源,既滿足郵友制作首日實寄封用票需求,又滿足大媽、大爺們購票欲望,化解矛盾,通過宣傳引導,發(fā)展?jié)撛诳蛻簦罱K實現(xiàn)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