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中國郵政,你又要殺雞取卵了嗎?
日前,中國郵政公布了2016年3月至6月紀特郵票發行量。中國郵政可能是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市場早已經選擇了用腳進行投票。
去年,中國郵政集郵業務的表現,如同熊市,或者說中國郵政一手開啟了即將開始的漫漫熊市。看一下今年從2017-1郵票到2017-8郵票,除過2017-1丁酉年未加入打折票之外,其余的不同程度加入了打折票的行列,打折的力度和強度,范圍之廣可以用“爭先恐后”來形容。
發行前被廣泛看好,甚至是寄予厚望的千里江山圖,發行首日迅速打折,陣地失守“淪陷”,創造了中國郵政發行史上的打折“奇跡”!堪稱世界郵票發行史上的“奇跡”,中國郵政用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郵市比股市還慘,榮登世界郵政史當之無愧的“打折之王”!
紅山文化玉器發行當天,再次刷新當天跌入打折票的力度,郵票市場2.9元敞開賣,6套就給破口大版。集郵公司這邊3.6的官價紋絲不動,不管你預定幾套,不管你拿幾個集郵聯名卡取票。對不起,通通的“撕拉”、“撕拉”,當著你的面,人工破版,即便是6套也要給你撕開,撕成4+2的模式。
呵呵,真的是呵呵了,全體集郵者,哪怕是希望用兩個集郵聯名卡領到破版大版的集郵者都只能望版興嘆。那一聲聲的“撕拉”、“撕拉”聲,與其說是工作人員堅決貫徹執行中國郵政的命令,倒不如是徹底撕碎了全中國集郵者的心,撕碎了中國郵政的業界良心。
集郵者無不全體翹起小拇指,發自內心的痛心疾首的狂贊:中國郵政真的是太有才了。還有的省分公司舉行首發式,現場居然不供應票,竭盡全力的在賣產品冊,讓辛辛苦苦前去參加首發式的集郵者們怨聲載道,憤恨不已。
可惜了郵票的設計者,可惜了印刷廠的工人師傅們,可惜了各級郵政工作人員的辛苦,可惜了集郵者的付出,也可惜了郵商們的資金。
2016年集郵市場,可謂慘淡經營,郵商們度日如年,集郵者們喜憂參半。喜的是可以低價買郵票,打折票比比皆是,互寄實寄封和制作實寄封大大節約了成本。憂的是,辛辛苦苦預定了一年的郵票,到頭來發現還不勝到銀行存一年定期,絕妙的諷刺。
中國郵政經歷過五次大銷毀,那是集郵者用慘痛的教訓發出的憤怒回應,迫不得已的銷毀,多少國家財產被浪費,所有的發行量決策者沒有一個被追責,難怪好了傷疤忘了疼,再次磨刀霍霍向豬羊。
集郵者不是豬羊!投資者不是豬羊!郵商更不是豬羊!磨刀霍霍向豬羊的營銷策略,最終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郵政,天量發行量已經讓全社會無法承受了。減量!減量!減量!現在還來得及,不要等到崩盤了,才想起再擁有!你,沒有機會!
二論“天量”發行量對集郵市場的影響
當前,整個市場上一片蕭殺之氣,各路資金奪路出逃,大小郵商們默默圍觀,集郵者靜坐“吃瓜群眾”。
有人把當前集郵市場不景氣解釋為國家強力部門出手整頓電子郵幣卡市場?歸咎為今年實行集郵聯名卡,遏制了大小郵商進貨渠道。這樣的想法真的太天真。
首先,有本事的郵商根本不會靠預定郵票來保證貨源,要是那樣的話,郵商早就餓死了。集郵聯名卡發話了,這“黑鍋”,哥們不背,該找誰找誰去。因此,歸咎整頓郵幣卡市場,遷怒集郵聯名卡,多少有點天真了。
要知道,有本事,有門子的郵商,可以搞到不破版的整包、整封、整盒的郵品,稍有風吹草動,立即可以大量打折出售,全身而退,抽逃資金。
再看公布的紀特郵票發行量,不算小型張、小版張。
打折的有2016-3《劉海粟作品選》發行量為1959.97萬套、2016-4《中國郵政開辦一百二十周年》發行量1899.82萬套(深度打折)、2016-5《高逸圖》發行量1949.7萬套、2016-7《世界法醫學奠基人——宋慈》發行量1329.91萬套、2016-9《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發行量1359.99萬套、2016-10《二十四節氣(二)》發行量1699.7萬套、2016-11《中國現代科學家(七)》發行量1319.99萬套、2016-12《中國古鎮(二)》發行量1679.98萬套(深度打折)、2016-13《文化遺產日》發行量1299.98萬套(深度打折)、2016-14《上海迪士尼》發行量3799.89萬套、2016-15《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二)》發行量1999.97萬套(深度打折)、2016-16《正定隆興寺》發行量1499.64萬套、2015-20《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深度打折)。
面值徘徊的有2016-2拜年2799.89萬套、2016-8《全民閱讀》發行量1849.98萬套。
高于面值的有2016-1丙申猴發行量7499.66萬套(四輪生肖龍頭特殊原因)、2016-6《交通大學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發行量1549.99萬套。
通過殘酷的現實和數據分析,可以看到去年郵市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完敗”。不知道中國集郵總公司有沒有市場發行部,亦或是市場調研部,了解不了解真實情況,難道是只顧自顧自的開足印刷機,不分晝夜,瘋狂的印刷帶著面值的“廢紙”嗎?
整體來看,平均發行量超過2000萬套,最高發行量4000萬套,遠遠超過了市場的承受能力,超過樂集郵者的承受能力,超過了全社會的承受能力。
市場選擇用腳投票,投資者選擇退避三舍,集郵者痛心疾首,愛恨交加的2016年剛過,中國郵政再次用天量來回應整個社會、回應市場、回應集郵者,連續7套票的打折和完敗,換不回中國郵政高層的洞悉,挽不回中國集郵這頭“瘋熊”,如此下去,今年郵市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慘不忍睹”,或者“徹底崩盤”,明年新郵預定將是一個大大的未知數。
誰會傻乎乎的為了集郵,或者興趣愛好,心甘情愿用高于市場幾十元的價格,從郵局預定,而不是從市場購買,為中國郵政濫發,天量發行買單、背鍋。集郵者不是活雷鋒,更不是“傻根”。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當集郵者們發現自己辛辛苦苦預定的郵品不僅不能保值升值,反而成為市場“棄兒”,淪為“垃圾”的時候,他的心情和憤怒的情緒,無需多言,自己想吧。
科學合理的規劃市場,研究市場,了解市場,掌握市場需求和變化,中國集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能用市場規律來管理市場,真正走向市場,而不是打著企業招牌的“政府機關”。
中國集郵,減量發行,刻不容緩!
三論紀特郵票之外封片郵品的現狀
去年,紀特郵票可以用完敗來形容。被譽為郵品中的精品的郵資封片、普通封片、首日封三大類封片類,走勢和市場表現如何。
傾巢之下安有安卵,封片類的走勢跟郵票的走勢幾乎雷同,也是熊不可當。這幾年,受到郵政紀特郵票不斷增加發行量,擴大發行量的影響。郵資封片、普通封片的發行量也是逐年增大。
JP212《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冬季運動會》發行量420萬枚、JP213《西安2016第17屆中華全國集郵展覽》發行量430萬枚、JP214《西南大學建校110周年》發行量430萬枚、JP215《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發行量597萬枚、JP216《湯姆斯杯暨尤伯杯賽紀念郵資明信片》400萬枚、JP217《世界月季洲際大會》發行量380萬枚、JP218《2016集郵周》發行量530萬枚、JP219《北京房山云居寺建寺1400周年》發行量395萬枚、JP220《吉林大學七十周年》發行量410萬枚、JP221《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發行量390萬枚、JP222《戲耀中西-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發行量540萬枚。JF120《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490萬枚、JF121《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373萬枚,合計5785萬枚。
我們具體分析一下,現行預定政策,每人限定10套,按照最高發行量597萬計算,假定中國集郵總公司一枚不留,大約59.7萬人預定。如果接借到10個身份證,可以預定100枚,大約5.97萬人預定。
事實上,預定郵資封片的人數遠遠少于10萬人,扣除中國集郵總公司的預留庫存,實際預定人數更少,實際預算不過是三四萬人罷了。
那么,首日實寄或有多少人,通過從某寶和其它幾個集郵收藏門戶網站首日實寄封瀏覽成交額跟蹤分析,估算成交量不超過3000枚—10000枚,這是網絡交易需求量。各個省自治區、省會城市郵友之間互寄,估算再給出10000枚的需求額。
597萬實際發行量,20000枚的使用消耗量,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很多郵友一致認為的,發行量等于庫存量的說法。市場表現上,2016年全年郵資封片,發行預訂價20元,市場上面值就可以買到,量再大價格還可以商量,直接打折。而2015年、2014年、2013年當年預訂價20元,市場價遠遠高于預訂價,那幾年預定的集郵者不同程度獲利。
我們再看看2013-2015年的JPJF發行量,2013年JP片、JF封最大的發行量只有120萬枚,平均發行量只有89萬枚。
2015年開始,中國郵政的JP片、JF封的發行量像斷了線的風箏,開始不計后果的瘋狂增長,把發行量同銷售額掛鉤,最大發行量抗戰系列分別達到了360萬枚和400萬枚,平均發行量更是達到了221萬枚。2013年和2014年,JP片、JF封的總發行量是2834萬枚,2015年JP片、JF封發行量居然達到了4200萬枚,幾乎是2013年和2014年總發行量的1.5倍,2016年更是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5785萬枚,是2013年和2014年總發行量的2.04倍,幾乎是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的總和弱。
普通郵資片的發行量也是緊追不放,令人無法接受。原本是使用目的發行的,居然也成了炒作和賺錢牟利的工具。最令人搞笑的是,首日封全面退出集郵市場,目前除了極少數意志堅定的老年集郵者預定外,整個集郵市場見不到蹤跡,各個省分集郵公司的下屬集郵柜臺也是在發行當天很少能見到,更不用說收藏互寄交流了。
因此,以郵資封片為代表的封片類郵品,2016年也是慘不忍睹,印證了那句“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諺語。
中國集郵,切不可在這樣任性下去,請傾聽一下市場苦苦掙扎的聲音吧,不要用天量的發行量來傷害集郵者、投資者、郵商,用心呵護市場,維護市場,而不是殺雞取卵,用飲鴆止渴的手段和措施來對待市場,市場一定會用慘痛的報復來回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減量發行!減量發行!減量發行!作者:西安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