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活動自從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之日就開始了,現在全世界有1億以上的人有集郵愛好。郵票是國家的名片,人們通過對郵票的收集、鑒賞和研究,既可增長知識,又有益身體健康,達到養生的目的,是一項很有意義又有樂趣的文化活動。
集郵是在休息、自娛、輕松愉快的情況下進行的,通過集郵可以使人們在美的享受中消除一天工作的疲勞。尤其是在欣賞郵票之際,眼、腦、心思專注于方寸之中,這時只有一小部分腦細胞在活動,而大部分腦細胞則得到充分休息。所以,集郵可以調劑人們的大腦,使大腦得到積極的休息,有利于消除疲勞,增進健康。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是一位集郵家,在公務十分繁重的情況,他還一直堅持每晚臨睡前用半個小時來集郵,就連到國外參加重要的國際會議時,也隨身攜帶他的郵票冊,他認為集郵是他一天勞累后最好的休息。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許多人精神壓力大,睡眠不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醫學研究認為,通過集郵,能使人們放松心態,化解煩惱,消除壓力、改善睡眠,對其它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療效。目前,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把集郵列入心理療法的科目。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也喜歡集郵,他曾對醫生幽默地說過:“郵票對我的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你(指醫生)給我的溴劑(指鎮靜劑)還要好。”
集郵是一項能讓人自得其樂的活動,它的樂趣無所不在,有利于人們的心理健康。有位外國集郵家曾說過,“有興趣的人比沒有興趣的人雙倍地快樂,因為有興趣的人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里。”愛好集郵的人,精神上有寄托,生活得到充實。通過集郵還可以培養興趣,培養認真、好學、深思,有陶冶性情的作用,集郵也能鍛煉人們的恒心和毅力。當今集郵界提倡快樂集郵,其主要目的就是,集郵者要從興趣出發,不管集郵環境的冷與熱,更不要拘泥于什么集郵形式,只要高興就好,這樣集郵就會為我們帶來快樂,才能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不甘落后地加入了集郵大軍。集郵不但可以開拓老年人的視野,幫助老年人接觸社會,以郵會友,增進友誼,消除老年生活的孤獨感與寂寞感,也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長壽。我國集郵界長壽的老人很多,如北京集郵家王強松101歲,浙江集郵家鐘韻玉99歲,郵壇泰斗張包子俊93歲。這些集郵家一生熱衷集郵,從方寸之中不僅獲得藝術享受,也可保持智力,防止腦細胞衰退。超脫了個人的得失,因而胸襟開闊,從而得以延年。貴陽著名集郵家郭潤康雖年過九旬,但對集郵的興趣絲毫未減,他以郵為伴,撰文為樂。郭老至今能活躍在集郵舞臺上,這全歸功于他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敏捷的思路,以及對集郵的執著。郭老一貫提倡“集郵有益健康長壽”的觀點,他這一觀點還被《中國集郵報》列入“集郵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