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作為節令早在春秋時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24個節氣的記載。在漢代前歷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24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當時的國民政府正式下了一個文件,明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后立春日,僅作為24個節氣之一存在并傳承至今。
為弘揚“淮南子”文化,經過近兩年的醞釀和精心策劃,安徽淮南在 2010年2月4日(農歷己丑年臘月二十一)正式推出“二十四節氣系列郵資封”和“二十四節氣系列紀念郵戳”,全套各為24枚。從“立春日”起,每半月推出一枚郵資封和配套的紀念郵戳(聯體戳)。郵資封圖采用“淮南子”郵資圖案(終結版印制),郵資封從立春日起按順序編號,從HNJQF24-1至HNJQF24-24,封的背面有簡要的文字說明。
安徽淮南立春紀念郵戳的右側為日戳,中間為摘自《淮南子.天文訓》中相應節氣的原文(篆字),“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陽氣凍解 音比南呂(17字)”,左側為道教中的擬人化形象,并不確指某一位特定的神靈或人物,左上方為節氣名稱(篆字)。據當地郵友稱,全套封戳力求和古籍《淮南子》達到最大化的一致,是一套極具收藏價值的集郵品。
甘肅蘭州市郵政局也發行了24節氣郵資片,并設計了24節氣連體郵戳。據稱,全國發行2000套。
個人認為,淮南的紀念封,封面配圖所占比例較小,不能突出主題。但紀念戳很出彩,讓人過目不忘。蘭州的紀念戳設計得也不錯,緊扣主題,貼窗花、臘梅花、人物相得宜彰,且戳圖與郵資片背面圖相互響應,讓人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