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中國郵政發行PF253《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普通郵資封一枚,由劉釗、張帆設計,這是第7款泉州題材的普資封。
兩年來,我一直通過多種渠道,試圖深入了解這枚郵資封設計的過程。近日,我幾經尋覓,終于聯系到這枚郵資圖的設計者張帆先生,并如愿以償地邀請他講訴了這枚郵資圖設計背后的故事。
張帆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現為專職郵品設計師。他先后為中國郵政設計《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普資封、《梅里雪山》普通郵資明信片,并為中國集郵總公司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新西蘭建交四十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秘魯共和國建交四十五周年》紀念封,多次榮獲全國最佳郵品評選優勝獎。2014年,張帆先生在恩師劉釗的指導下,設計了《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普通郵資封。
談起《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普資封的設計,張帆先生表示郵資圖整體采用菱形設計,寬和高均為30mm,以開元寺東西塔等泉州標志性人文景觀為主題元素,用體現泉州現代風貌的林立高樓做背景,運用圖形和色彩,營造出了一種寬闊的想象空間和時間跨度。
“根據設計形式的需要,把“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標志放在菱形頂部,使其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光彩奪目,并且形成一個三角形區域,與下方郵資部分的咖啡色三角形形成呼應。郵資圖遠景采用象征大海和天空的藍色,近景和中景采用寧靜古樸的暖色,使之具有內斂、含蓄、包容且蓬勃向上的視覺表現力。”張帆介紹,“近景選用泉州文化地標開元寺東西塔為主要元素。東西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為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塔身雄偉,形式奇特,享譽海外,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古代文化遺產,同時也是泉州市厚重文化象征。通過移景的方法,使東西塔錯落有致完整再現,并通過素描和影像專色疊印處理,使其更具時代特色和歷史滄桑感。”
同時,在設計過程中,張帆先生打破常規,突出郵資邊界的塔尖不僅強調了東西塔的偉岸,還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感和張力。“東西塔下方通過去底和專色疊加效果,表現開元寺蓮宮梵宇的屋檐翹角,使東西塔被襯托的更加雄偉挺拔,猶如兩位不朽的守望者,見證泉州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的建設成就。遠景是林立的現代化高樓,通過剪影化的處理使之與天空連成一片,體現出一派繁榮的現代都市景象。背景中一輪光芒四射的朝日,寓意泉州朝氣蓬勃的城市精神和如旭日東升般的發展勢頭,天空中飛翔的海鷗表現出泉州沿海開放的特征,也寓意著泉州良好宜居的生態環境。”張帆先生如是說。
《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普資封發行以來,得到了泉州諸多企事業單位的積極使用,成為宣傳泉州的重要載體,讓“東亞文化之都”這個城市榮耀,不斷延續。(文/圖:倪俊峰 感謝張帆先生對本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