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歲月催人老,一轉眼2016年又溜走了,今天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17年。對于中國郵票市場來說2016年可算作一個轉折,是牛市到熊市的轉折點。
這一波行情實際上是從2009年年底啟動,于今年上半年基本結束。2009-2011主要是早期的JT編號文革老紀特等郵票輪番登場,比較典型的是對編號文革以及1974-1982JT票的炒作,許多票在這三年間價格漲了三四倍。2011年下半年對老郵的炒作告一段落,開始轉向編年低價票的炒作。2011-2013是對編年小型張、小版、短腿等品種的炒作,2014-2015是編年套票、大版的炒作。總體這六年把新中國郵票整體炒了一遍,雖然在某一個特定品種炒完之后一地雞毛,但還是比炒之前價格高了不少,中國郵票整體價格得到提升。如80版猴票,2009年時還僅4500元,現在為12000元;1979年的西游記套票2009年時為170元,2011年漲至700元,目前400元;四五計劃2009年為500元,2011年最高時漲至1500元,現在900元。編年票1992-2003眾多低檔小型張,很多在行情起來之前還是打折張,目前已經幾乎消滅打折。但行情總是會結束的,不可能總漲下去,2016年就是開始迅速降溫的一年。
實際上從去年年底開始很多編年大版的價格開始猛跌,很多品種價格腰斬甚至跌到原來的30%以下,這樣的趨勢從2015年一直延續到了2016年。今年上半年還好一些,至少很多新郵由于郵總控量得當漲了不少,從而也帶動了2014-2015眾多編年套票保持穩定,但到了下半年,尤其是10月后以來,隨著2015年發行量全部曝光,唱衰的氣氛逐漸彌漫。畢竟2015年郵票的發行量太大,比2014年漲了至少20%,這一幅度是近十幾年來增幅最多的一次。很快各種套票,包括今年的套票都開始迅速下跌。上半年還是生機勃勃的套票市場,到了下半年成了過街的老鼠,年中時根據當時套票的價格預測2016年預定冊至少上400,結果到了年底僅250元。當然對于預定戶來說還是不虧的,畢竟實際的支出只有179元。
2016年比較特殊,由于1月5日發行了第四輪的猴票,還是八零版猴票設計師黃永玉的作品。正因為如此,2016年的炒新郵幾乎都是圍繞著四猴展開的,四猴各個品種的成交量遠超過其他品種,甚至有人形容2016年郵市是“上半年人玩猴,下半年猴玩人”。上半年猴大版曾漲到過1200元的高價,猴套票也曾到過20元以上,猴小版甚至接近200元,就連猴贈版也超過60元。僅半年的時間,猴大版降至685元,降幅43%;猴小版降至90元,降幅55%,猴套票13元,降幅35%;猴贈版降至26元,降幅57%,所有的四猴品種幾乎全部腰斬。不知道多少人站在了山崗上。
所謂郵幣卡不分家,今年的猴幣和孫中山幣套人無數,猴幣從年初的20多元降至面值,現在散幣基本上無人收。銀行又難存,五億的猴幣正在向廢銅爛鐵的方向邁進。而孫中山則是低開低走,從9元開市,到目前的5.5元,幾乎沒什么利潤。紀念幣市場在五億大量攻擊下已經疲憊不堪,這樣的情況下,央行毅然發行了5億的雞幣,誰都能猜到紀念幣市場還能有何動向,之前的三億中山和五億猴幣以及去年的三億航天鈔已經接連敗退,這次再接再厲,推出五億的雞幣,真是火燒連營,央行不把市場弄垮是誓不罷休了。今年的紀念幣市場一片哀鴻,也部分影響了郵票市場的行情。2015年發行量的整體上揚影響了市場的信心,也把近三年來的利潤全部侵蝕掉了。
對于老郵方面,總體比較穩定。老紀特中的五珍等品種有了較大增幅,明顯是游資在尋找新的方向。老紀特畢竟量少,即使不漲一般也不會大跌。如黃山,年初時全品還僅5000左右,目前漲至7000。而JT票則還在調整中,尤其是JT早期小型張的價格今年還是有所下跌。如愛科學小型張去年年底全品還在11000左右,目前降至9800元;科技大會小全張上半年還到過3200元,目前2800元;拱橋小型張年初為2100元,目前1850元;雖然JT某些品種有些降幅,但由于存世量稀少,降幅并不大,而且每次都是降得多了點就有資金進入,所以是難漲也難降。上半年沉寂了很久的1982-1988小型張有一波行情,如白鶴、遼代彩塑、三國、水滸等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但可惜好景不長,還不足半年又幾乎跌回了原價。
2017年又是大事件比較多的一年,如建軍90周年、香港回歸20周年、內蒙古70周年、十九大等,這些大事件均安排了郵票發行,有的甚至還會發行紀念幣。明年的特種郵票的計劃也有所創新,出現了恐龍、兒童游戲、錦鯉等一些新鮮的選題。并且明年的郵票預定還進行了改革,采用了實名制預定,身份證或聯名卡取票等措施,這些都在防止大戶控制貨源。明年的26套選題總體來說也沒多少吸引人的,能夠升值的品種寥寥無幾。根據2016年的行情來判斷升值的也不外乎以下幾套:雞、拜年、千里江山圖、西游記(二)、喜鵲,除此之外,其他的票都有打折的風險。2016年發行的小型(全)張已經有兩枚打折了,分別是海絲和南寧亞展,所以2017年小型張打折也是有可能的,而且2017年小型張的選題還不如2016年,目前分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恐龍、十三運、張騫、十九大,打折的風險還是蠻大的。當然較少的發行量是升值的保證,如果2017年真正能夠通過實名制預定來減少發行量,那么2017還是有所期待的。
2017年還會陸續公布2016年郵票的發行量,但想全部知曉至少還得等十個月。相信發行量曝光后還會在市場上起一些波瀾,但已經十分疲憊的市場恐怕也很難有什么大動靜了,好像今年公布了揮扇仕女圖絲綢版小型張只有68萬,但價格似乎也沒怎么上漲,要放在三年前還不得大炒一下。而很多短腿價格越來越低了。除非正規套票發行量銳減,市場還有起來的趨勢,但這種可能性太小了。2017年的行情如何演繹,我們明年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