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中國郵政發行一套《壬辰年》特種郵票,志號2012-1,全套1枚,面值1.20元。郵票規格36毫米×36毫米,齒孔13度,郵票四邊居中各打有一個六角星異形齒孔,背面刷膠。版式一:郵局全張枚數20(4×5),尺寸規格170毫米×210毫米。版式二:郵局全張6枚,發行量350萬枚,尺寸規格128毫米×180毫米。版式三:郵局全張4枚,發行量605萬枚,尺寸規格120毫米×130毫米,用于贈送2012年紀特郵票全額交款的預定戶。
與此同時,還發行了《壬辰年》小本票1本,編號為(45)2012。小本票內裝有呈小版狀郵票10枚(2×2 2×3),中間為過橋,上面印有紀年文字說明,每本售價12元。小本票規格為121毫米×88毫米。郵票和小版票設計者為陳韶華。影寫版(小本票四封為膠版)。北京郵票廠印刷。
這套郵票發行后,正值郵市和文交所熱炒生肖郵票時期,《壬辰年》郵票一上市,就被炒作,單枚市價高達5元。于是,造假者便乘機利用高科技制版,采用四色熒光彩點防偽紙,熒光油墨,用膠版原大、原色偽造出《壬辰年》郵票郵局全張大版票,打有與真品相同的異形齒孔,每枚郵票上與真品一樣噴印有熒光噴碼,在互聯網和郵市上魚目混珠,以假亂真進行銷售。關于這種大版票的真偽鑒定,筆者已在新出版的彩版《中國郵品辨偽必備》(續集)中介紹過。這里介紹的是筆者最近在鑒定郵票中新發現的一種。
這個發現說來很有趣,有郵友讓筆者鑒別幾種信銷票偽品,順便將他從郵商那里白撿的兩枚連在一起、殘破了的《壬辰年》新票寄給我。他說如果這種票與先前讓筆者鑒別過的《壬辰年》信銷票偽品,其膠版的網狀夾角是一樣的,就讓我將這兩枚殘破的《壬辰年》新票留下,不必寄回。經鑒別,這兩枚殘破的《壬辰年》新票,其膠版網紋夾角與先前已鑒別過的《壬辰年》信銷票偽品,各種刷色的網紋夾角是一樣的。于是,筆者在鑒別后,將其他信銷票寄回,留下了這兩枚殘破票。事后,筆者在整理郵品時,突然發現這兩枚相連的殘破《壬辰年》郵票,上部帶有窄條邊紙。這使筆者想起第三輪生肖郵票小本票的特征,故引起了警覺:這會不會是造假者偽造的小本票里的偽品呢?經筆者認真鑒定,這個判斷完全正確。
筆者是如何鑒定出這兩枚殘破的《壬辰年》郵票就是造假者偽造的《壬辰年》小本票里的偽品呢?
1、看版別
真品《壬辰年》郵票采用影寫版印制,各種刷色其網紋夾角均呈45°,網點大小相同呈中空狀,文字筆畫邊緣呈鋸齒狀;偽品采用膠版印制,各種刷色的網紋夾角各不相同,其紅色呈75°、藍色呈15°、黑色呈45°,郵票上的面值和銘文采用黑色網紋版印制,文字筆畫邊緣看上去也呈鋸齒狀,但與影寫版的特征有本質不同。
2、看票名
用高倍放大鏡看郵票右上方的“壬辰年”票名,真品采用影寫版印制,文字筆畫上的網紋夾角呈45°,網點大小相同,呈圓形中空狀;偽品采用膠版實印,筆畫整齊。
3、用紫光燈鑒別
真品采用四色熒光彩點紙,紅色熒光油墨印制,在郵局全張大、小版上,都印有熒光數碼,但小本票中的郵票,因在每本小本票封底上都噴印有黑色數碼編號,故小本票上每枚郵票均不在噴印熒光數碼。這是區別小本票里的郵票與郵局全張上撕下的郵票最本質的區別。當筆者用紫光燈照射鑒別,真品小本票里的郵票上的龍圖案,呈現出鮮亮、紅彤彤的熒光,郵票圖案上無熒光噴碼;而兩枚殘破的上方帶有窄邊紙邊的壬辰年郵票,在紫光燈照射下,郵票圖案也呈現明亮的熒光反應,但其紅色熒光沒真品鮮亮,呈現紅中泛黃,這是因為造假者在偽造時,采用了紅色和黃色兩種熒光油墨。在用膠版套印中,紅色與黃色混雜在一起,在紫光燈照射下,呈現出的熒光并不純正,尤其是龍的臉部,紅中泛黃的熒光更為明顯。這兩枚殘破的《壬辰年》連票,同真品小本票中的上方的連票一樣,帶有窄邊紙,在紫光燈照射下,票面上沒有熒光噴碼。據此,可以斷定這兩枚《壬辰年》殘票是偽造的《壬辰年》小本票里的假票。經筆者測定,這種偽品與先期偽造的《壬辰年》郵局全張版票,在各種刷色上的網紋夾角雖相同,但膠印的網線密度則不相同,先期偽造的版票為175-200線/英寸,二這種偽品則為200線/英寸。顯然,這兩種偽品,并不是同期偽造的,而是版票偽造在先,小本票很可能是近期偽造的。從偽造技術上看,小本票中的偽品與版票上的偽品又有所改進和提高。遺憾的是,筆者不知這種小本票偽品其封皮偽造得怎樣?假如能達到《丙申年》小本票偽品的水平,就可能以假亂真。
在這里,筆者明確告訴廣大集郵者和郵資票品投資者,《壬辰年》小本票真品在封三上藏有熒光暗記。筆者研究發現,在第三輪生肖郵票發行的12本小本票中,僅有《辛卯年》小本票和《壬辰年》小本票,在其封三上搞了熒光暗記。鑒別時,只要用紫光燈照射一下封三,暗記就可呈現出來。摘編自:《集郵博覽》作者:耿守忠、楊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