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在中國集郵界有一個流行的話題是“破版”,每逢新郵發行,就要引起一陣嘩然。回顧一下歷史,“破版”可分為三種情況:
一、“破版”:這是一個傳統的郵學名詞,是指郵票圖案中出現部分文字的筆畫不完整,或線條斷裂等。原因是印版多次印刷,受到重壓而破損,印成的郵票即出現圖案變形,故稱“破版”。郵學研究者往往利用“破版”的現象,來區分郵票不同的印版。
二、“破版”:出售郵票部門,事先將整版郵票撕成兩個半張供應,或出售時將整版郵票的其中一行齒孔撕去一半,形成半破半連狀,失去整版形態,亦稱“破版”,意為整版郵票被破了相。“破版”現象,可以從第三輪生肖郵票開始敘述。第三輪第一套為《甲申年》,那年我領到的是整版,還裝入紙袋中,真是忙煞工作人員了。從《丙戌年》起,改為撕破一行齒孔,方法比撕成四方連簡便,從此之后都是這樣供應了。遇到其他新郵發行時,需發整版時也加撕裂,看來,“破版”出售已形成一種制度,一時恐難改變。郵人如想獲得生肖全版票,只能用高價購買集郵公司制成的郵折,但也不是敞開供應。看來,這是壟斷企業獨占利益的一種不得人心的措施。
三、“破版”:《庚申年》猴票,尊稱“金猴”,單價已超萬元,四方連比單枚貴,整版更比四方連貴,存有全張的單位和個人,誰也不愿意破版,影響交流。不料從今年起,迎來一件喜事,從媒體上看到,有些地區舉行“珍郵品鑒會”,會上將整版猴票拆零銷售,并由猴票雕刻師姜偉杰先生主持。猴票是郵人向往的,由于假票充斥,想問津者不敢出手,通過品鑒會上購得,保證真品,雖也是“破版”,廣受贊譽。
綜上介紹三種形式的“破版”,第一種屬于印刷的版模出現破損,印成的郵票產生“破版”現象,多見之早期郵票上。現在印刷術比以往進步,在郵票上已消失了。第二種“破版”是人為的,不近情理的,違反商業道德的,希望早日匡正。第三種是為了抵制假票,方便想購買猴票的集郵者大開方便之門,受到歡迎,希望多多舉辦。作者:郭潤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