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 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志哀。所謂“降半旗”,就是先將國旗升至桿頂,然后再降到離桿頂三分之一處。這種做法最早見于1612年。一天,英國船哈茲·伊斯號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時,船長不幸逝世。船員們為了表示對已故船長的敬意,將桅桿旗幟下降到離旗桿的頂端有一段距離的地方。當船只駛進泰晤士河時,人們見它的桅桿上下著半旗,不知何意。一打聽,原來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長。到17世紀下半葉,這種志哀方式流傳到大陸上,遂為各國所采用。久而久之,以降半旗表示哀悼就成了一種國際慣例當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種志哀方式,是公眾表示哀悼的重要禮節。當國家元首逝世,或那些對國家、對人類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士逝世時,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便降半旗致哀。不僅各個國家如此,世界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也是如此:當遇到聯合國機構的領導逝世,或其成員國的元首逝世時,都要舉行降半旗致哀的儀式。
在世界各國郵票中,降半旗的畫面是不常見的。最早出現降半旗畫面的郵票,是 1962年 9月 17日聯合國紐約總部郵局發行的悼念哈馬舍爾德的郵票。該郵票共一套二枚紀念郵票,畫面為聯合國總部大廈前降半旗的情景。面值分別為5美分和15美分,齒孔為11.5度。斯科特郵票目錄編號為108—109。
哈馬舍爾德是瑞典經濟學家、政治家,曾任聯合國第二任秘書長(1953~ 1961年)。由于他的領導,聯合國的聲譽和效率得到較大提高。哈馬舍爾德在擔任聯合國秘書長期間,對中東地區的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戰爭和戰爭威脅非常關注。 1961年9月18日,他在赴剛果(現剛果民主共和國)途中,在比羅得西亞(現贊比亞)的恩多拉因飛機失事遇難身亡。同年,他被追授諾貝爾和平獎。1998年10月6日,在聯合國紀念維和行動50周年的活動上,聯合國為哈馬舍爾德頒發了哈馬舍爾德勛章,以表彰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作出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