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郵票藏家林偉雄聊天,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君子不奪人所好”。可有趣的是,在林偉雄的字典里,這句話的解釋是———我的珍藏不轉手他人,請尊重我的“君子所好”。總是彬彬有禮、笑容可掬的他,說起郵票來真的一點都不含糊。
小小郵票乾坤大
林偉雄喜歡郵票的原因似乎很簡單———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無意中在文具店里看到花花綠綠的郵票,覺得很漂亮,很靈動,于是就掏錢買下了。
寧可餓著肚子,林偉雄都會把零花錢悄悄地攢起來去買郵票。有時候被家長發(fā)現(xiàn)了,生氣地指責:“用‘銀紙’(錢)換‘公仔紙’(郵票),你肯定是被人騙了。”平日個性溫和的他這時卻無比地“頑固”起來,守著心愛的郵票不放手。
20多年的收藏,林偉雄的郵票不下十萬套,“剛開始是收藏自己喜歡的圖案、主題,可是收著收著,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對一些珍貴的郵票愛不釋手,”林偉雄不好意思地說,“有些珍品,即使我已經(jīng)擁有,可再看到時也會忍不住再買,就是不舍得賣。”
郵票比較“嬌氣”,怕潮濕,林偉雄總是仔細地把它們嵌入進口的集郵本里,放入恒溫箱、防潮珠,擺在陰涼的地方。
珍貴郵票難尋覓
說到自己的收藏,林偉雄總是要談到他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品相好又沒有修補過的,真的很難找”。林偉雄尋尋覓覓了六七年,每次都讓他失望而回。
有一次,一個朋友告訴他,在一個郵票商手中有一枚“好貨”,他去到一看,正是自己要的《全國山河一片紅》!“當時叫價10萬元港幣,在上世紀90年代算比較昂貴的了,”林偉雄咬了咬牙,還是買了回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每次出去買郵票,林偉雄總是帶上兩個“鑒別工具”:放大鏡和紫外線燈。“放大鏡是用來看線條的、紫外線燈則是用來看有沒有被修補過,”林偉雄解釋,“現(xiàn)在市面上的假票不少。”
和不少藏家一樣,林偉雄也曾經(jīng)“失蹄”———買到了一枚假的大龍郵票。這枚假票至今仍然被他鑲嵌在定位冊上,一套真的大龍郵票旁邊,偶爾他也拿出來翻翻,時刻提醒著自己。
“收藏是沒有止境的,”不過林偉雄可以自豪地說,“我小時候希望能收藏的郵票,現(xiàn)在基本已經(jīng)全收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