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1日,郵政專屬的頂級域名.post獲國際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批準。這是世界郵政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據我所知,萬國郵聯申請.post域名已有數年,經歷了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為什么郵政不能使用類似.com這樣的頂級域名,而非要花這么多的精力去申請一個郵政專屬的頂級域名呢?這是因為促進郵政普遍服務,包括傳統服務和電子服務,是萬國郵聯的職責。而萬國郵聯認為,現有的頂級域名不適合實施電子郵政普遍服務,擁有一個.post頂級域名是建立電子郵政普遍服務的唯一安全、可靠的途徑,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包括提供或支持郵政服務的各種公有私有運營商、組織、政府機構在內的世界郵政行業的需要?!?
李學平介紹,郵政之所以需要.post,目的就是為了向客戶提供基于互聯網的、安全可信的新型電子郵政產品和服務,這就如同在互聯網上得到了一塊“不動產”。利用.post,郵政可以創建一個安全的、專屬的網絡環境,為實現安全可信的、有郵政特色的通信服務創造條件??梢再x予每個郵政成員獨一無二的身份標志,從而與那些在網址中也有“post”字眼的非郵政團體區分開來。人們進入到一個以.post為頂級域名的網站后,立刻就可確認該網站屬于某個有效的郵政服務或者郵政服務提供商,從而增強對有效郵政服務的網絡搜索,使郵政品牌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強化和廣泛傳播。
.post域名給郵政業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在全球努力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數字鴻溝的背景下,.post的出現正當其時。它能使眾多發展中國家的郵政更輕松地融入電子化的世界中,還能突破地域的界限,將較發達國家和地區郵政已開發的郵政服務迅速而有效地推廣到其他郵政。.post也為郵政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個穩定統一的平臺,可提高郵政電子商務業務的可信度,帶給郵政電子商務業務客戶實實在在的效益。.post還能作為連接傳統郵政服務與新型電子服務的橋梁,在一個安全、值得信賴的環境中,為客戶搭建多渠道通信方式的框架。
面對如此誘人的發展機遇,作為一名郵政技術專家,李學平在思考中國郵政的應對之道。
“這兩年,因為在萬國郵聯擔任職務,使我有機會了解到萬國郵聯的發展戰略以及一些發達國家的郵政發展狀況。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面對郵政傳統業務受到的來自新技術及其他各方面的沖擊,郵政的最重要的通信功能如何在互聯網時代繼續保持輝煌?”
李學平思考的這個問題來源于現實。其一,從私人通信來看,現在電子郵件幾乎全面替代了傳統信函,而中國郵政如今在電子郵件方面沒有任何市場份額;盡管函件業務量在逐年增長,但不可回避的是,客戶用電子郵件、短信來替代紙質信函、賬單等的趨勢日益明顯;在報刊領域,電子報刊的發展速度一日千里;廣告業務更是面臨多種媒體的競爭。其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確立了電子文檔的法律效力,在很多領域,書面文字不再是唯一的法律依據,甚至機密文件以后也可以通過安全電子手段傳遞。其三,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和低碳經濟的要求,也使得郵政的客戶紛紛尋求電子通信手段替代紙介質通信,以降低成本、減少能耗和碳排放。
在這種形勢下,發達國家郵政以及萬國郵聯近年來十分重視電子業務的發展。李學平負責的電子業務用戶組,近兩年也一直致力于推進電子郵戳、掛號電子郵件技術的應用。李學平介紹說,利用.post這個獨一無二的平臺,中國郵政可以名正言順地把一些傳統的郵政業務“搬”到互聯網上??梢越o每個客戶一個電子郵箱地址,并與其物理名址綁定,實現虛、實地址轉換;可以開展電子郵戳業務,即通過給客戶在網上傳輸的文檔加蓋“電子郵戳”,證明網上一項電子交易的法律有效性;可以開辦“掛號電子郵件”業務,保證郵件傳輸過程中的保密性、可跟蹤性;可以以此作為客戶的唯一標志,為客戶更好地提供電子商務,包括廣告、訂購、支付、配送等配套服務;可以利用中國郵政遍布全國,尤其是偏遠山區、農村的網點優勢開展名符其實的混合郵件服務;甚至還可以服務于網絡實名制管理等。
不管前景如何美好,路還得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對中國郵政當前要做的工作,李學平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著手對如何建設我國郵政頂級域名平臺、開辦相關郵政電子業務加緊進行研究開發,做好技術、業務準備。二是開展中國郵政頂級域名及其相關電子業務的宣傳,提高郵政員工對發展郵政電子業務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以及社會公眾對郵政電子業務的認知度。三是進行郵政掛號電子郵件、電子郵戳等服務的商標注冊,并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確立電子郵戳和掛號電子郵件的法律地位。四是在合適的時機推出適當的業務。他強調,去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召開了全國郵政科技暨信息化工作會議,提出了科技對郵政發展要從以支撐為主轉變為支撐與引領并重,郵政電子業務正是科技發揮引領作用的重要領域。
2010年下半年,萬國郵聯的.post服務即將投入運營。隨之,一個嶄新的電子郵政時代將開啟。
相關鏈接
ICANN是The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and Numbers的簡稱,中文翻譯為“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該機構于1998年在美國成立,是一個國際化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負責互聯網協議地址的空間分配、協議標識符的指派、通用頂級域名以及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系統的管理、根服務器系統的管理。
ICANN致力于保持互聯網的安全性、穩定性和互操作性,鼓勵競爭并制定與互聯網唯一標識符相關的政策。ICANN的工作原則是:不控制互聯網上的內容,無法阻止垃圾郵件,也不處理與互聯網訪問相關的事宜。不過,通過在互聯網命名系統中起協調作用,它對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重大影響。
李學平 現任中國郵政集團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副院長,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委員,萬國郵政聯盟信息技術合作組織副主席、電子業務用戶組主席、射頻識別技術工作組組長。曾獲原郵電部“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專家”、“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