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是紙質的郵價證券,防偽是應有之義。最初用水印防偽,科技發達了,用激光防偽,產生全息郵票,簡稱全息票。它是把激光防偽技術用在郵票上,郵票上有一塊激光防偽薄膜。德國人運用它,已是在奧地利人發明11年后的1999年了。那年德國發行了五枚套的郵票,其中最高面值的兩枚加了激光防偽標記。
據說激光郵票剛產生時很受歡迎。1988年奧地利人為出口商業會展,特地發行了單枚套的奧地利出口為題的激光郵票。接著有些國家跟著仿制,一時風起云涌,但是似乎好景不長。單就價格而論,激光郵票價格并不貴。2002版的司各特目錄上,這枚奧地利激光郵票標價3.5美元,在2009版司各特目錄上只有1.9美元,跌了45%。而同期的奧地利單枚票,同樣是在88年發行的票,一般是從0.8美元降到0.7美元,只下降13%,這是否意味最初時,全息票被炒高了,經過歲月的磨練它的新奇光芒最終褪色了?我沒有查過最初的這枚奧地利激光票的價格,不知道那時奧地利郵政是否鼓動炒新郵,炒新花色郵。從中文歐洲卷目錄看,至少在1994年時,它在米歇爾的標價是11馬克,合55元人民幣。比02年的價格還要貴上一倍。
無獨有偶,德國的全息票價格也不高。02年和09年的價格相比幾乎持平,微降10%,也許德國的全息郵票已經不新鮮,當初的價格就不高。但關鍵的是德國這套票里,有激光和無激光的兩枚同面值票,價格完全一樣了,激光的優勢完全不存在了。
這種優勢的喪失,也許是普遍的。且不說趕時髦的香港郵政發行了全息郵資片,前幾年我曾看到它在港臺郵商的鋪子里無人問津,一直是打折的命運。在全息郵票上很有名的波蘭蝴蝶全息小型張,據說是全世界第一枚全息蝴蝶票。它是波蘭為在日本參加博覽會而專門發行的,并且請外國幫助生產的。集蝴蝶是個很熱門的專題,但這枚型張的價格不高,不到10元人民幣。我曾經有過10幾枚,現在是只有一半了。
世界各國生產激光郵票的似乎不多,也許是現在有了新的防偽方法,如異型齒孔等。此外,全息郵票碰上水,會黯然失色,這是集信銷票郵友的不便。中國在2008年也發行了奧運激光全息郵票,發行價60元,據報道有點受冷,少有問津,不知現在如何。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呢?郵票的價值,終究不是靠制作材料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