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國郵政開辦120周年,為紀念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特別策劃、集團公司新聞宣傳中心拍攝制作以“中國珍郵”為題材的大型系列紀錄片,以回饋社會和集郵愛好者長期以來對郵政事業的支持和厚愛。作為該片制作方,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新聞中心邀請了多位集郵界專家組成創作團隊,全程參與,從劇本創作、素材收集到后期拍攝、制作等多個環節保證該片的真實性、權威性。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幾位大師強強聯手,一枚小小的郵票從面值8分錢漲到一萬多元,連漲15萬倍,這是什么郵票?它又如何締這個神話?方寸之間,揭開層層迷霧;稀世珍品,訴說千古傳奇。敬請收看。
據了解,此部紀錄片遴選清代郵政的大龍郵票、紅印花郵票,民國時期的宮門倒印郵票,解放區的稿字四方連郵票,以及中國郵政第一套生肖郵票等多套郵中珍品,真實地還原了這些郵票的誕生過程以及隱藏在它們身后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作為國家名片,中國郵票承載歷史,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在至今發行的幾千枚中國郵票中,一些郵票或是因題材的選擇、圖案的設計、郵票的印制等因素影響,受到社會和集郵界的廣泛關注,成為“中國珍郵”。《中國珍郵》大型紀錄片遴選了清代郵政的大龍郵票、紅印花郵票,民國時期的宮門倒印郵票、解放區的稿字四方聯郵票,以及中國郵政第一套生肖郵票等多套郵中珍品,真實還原了這些郵票的誕生過程以及隱藏在它們身后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講好郵票故事,傳播集郵文化,是中國郵政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本著尊重歷史、還原歷史、精益求精的態度,要將《中國珍郵》紀錄片拍攝成專業性和藝術性俱佳,觀眾吸引力和感染力俱強,講好中國故事的經典作品。要讓觀眾愛看《中國珍郵》紀錄片,讓觀眾在看影片、聽故事、賞珍郵的同時,了解中國近代歷史和文化,了解中國郵政和中國郵票的歷史及文化。
該紀錄片邀請了多位集郵、影視專家加入創作、攝制團隊,從劇本創作、素材采集到后期制作等方面,都力爭達到較高的藝術水準,為社會大眾和廣大集郵愛好者奉獻一道精美的中國集郵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