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國設計的郵票中,出現(xiàn)錯誤圖案的,是時有所聞。但小小一張郵票,走遍全世界,其代表一國政經(jīng)文化藝術,意義重大,絕對不可時時出錯,否則有損國家尊嚴。有幾套泰郵的對與錯是存有爭論性的,茲介紹予郵友們共同研究。
泰國集郵月刊曾經(jīng)刊登過一篇檢討幾套泰郵對與錯的文章。指出佛歷2509年(1966年)發(fā)行一套曼谷亞運會郵票,全套四枚,第一枚面值是50士丁,圖案是泰拳搏擊;第二張面值一銖,圖案是踢藤球;第三張面值二銖,圖案是放風箏第四張面值三銖,圖案是劍棍比武。從表面看,郵票很美麗,拳擊和劍棍都能真實反映運動的進行,但細心研究,就發(fā)現(xiàn)踢藤球的郵票有問題,因踢藤球并非集體踢球運動,三個人同時舉足,兩粒球在頭頂上,中間那個人必左右開弓,顯然不是真實的情況,而是在示范踢球,有損全套票連貫表現(xiàn)手法。
而第三張放風箏則更加離譜,圖案看不到一個人在放風箏,只見到幾個斷線風箏在空中飄搖,與其它三枚郵票不協(xié)調,判若兩套郵票。
另有一套佛歷2512年(1969年)發(fā)行的泰國舞蹈票,全套四枚,面值是50士丁、一銖、二銖及三銖。三銖那一枚就出現(xiàn)右邊的舞者左手六個指頭的畫面,因為這種古典舞蹈,手部舞動時,母指食指是合著的,而其余三指是展開的,但畫面舞者展開的不是三只手指,而是四指,合共六指。無獨有偶,二銖那張竹竿舞,那男舞者左手也是六個指頭,這倒不是郵政部門和繪圖者的錯,原來繪圖者當時是將南方舞的舞蹈人員形像如實的給予繪出。恰巧當時這名著名舞蹈家是六只指的,你說,這二張郵票該評它錯了還是對了呢?
還有一套佛歷2513年(1970年)發(fā)行的泰王拍昭喃堪杏教育人民,作為紀念國際教育年的郵票,全套一枚,面值50士丁,當年七月一日發(fā)行,即引起報界民眾及集郵者的攻評,因圖案正中是王者,而前列座聆圣諭的五個人民,右邊有兩個女人,其中一女人抱其子跪著;左邊有二個人,最左那一個狀似女人的,竟然坦著上身,引起群眾質詢。但郵政總局解釋聆聽圣諭的四個成人,右邊兩個女人都有胸布遮體,而左邊的二人,都是男人,最左那個雖留有長發(fā),但不是女人。因當時為避戰(zhàn)亂,男女同裝扮,故男人也留長發(fā)。可是報界尚有質疑,指出泰王拿書的手,郵票上是左手,但各處喃堪杏王的紀念塑像都是右手拿書的。因年代久遠,尤其喃堪杏王朝文獻不足,難于稽考,所以左或右只能懸疑了,候將來當有能者落實。作者:莊家瑞 文章來源:湖北集郵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