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子盤已經把電子盤價拉的遠離實物價了,這對實物市場和新電子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因為水往低處流,資金往低價流,實物市場和新電子盤將聯合戰老電子盤;有種方法可使新電子盤不需莊家就可以賺大錢,讓投資者發大財;新電子盤拉大了實物價和新電子盤價后,實物市場又將聯合“更新”的電子盤戰“新”電子盤;電子盤將在經濟規律,在大一統的實物市場的自動調節下,建立以實物市場為核心的“大一統”市場。
一、老電子盤和實物差價巨大 是新電子盤巨大商機
有投資者埋怨說,南京文交所上“三輪虎大版”高達8萬多元1版,而實物市場的價只有約7百元,如果哪個電子盤上有低價的,最好是不限制托管,物有所值的“三輪虎大版”就好了,我定將買一些以攤薄成本,或者等待市場的調節——同一物品低價的會自動和高價的靠攏,便可上漲而賺錢。
投資者還說,如果電子盤有這種低價的,我還不得不買一些,因為去年的行情說明,再差的電子盤都會跟著大漲,而且差電子盤是在有巨大差價,讓大家放心大膽地買后跟著漲的,且從很低價猛漲,所以真正賺大錢或者更多人賺到大錢的,反而是在這種低價的差電子盤上。
從上可見,老電子盤和實物差價巨大,是新電子盤巨大商機。
二、新電子盤不需莊家就可以賺大錢 讓投資者發大財的方法
老電子盤已經拉出了電子盤和實物的巨大差價,猶如女人懷了肚一樣,只有通過分娩才能解決肚之負擔。在其未分娩之前,新電子盤一直有把老電子盤的肚子“吸”小,而“壯大”自己的商機。
那么如何不費力地“吸”小他人而“壯大”自己呢?
1、新電子盤只要不會不如騙子 就可大量地獲取托管費和交易費
獲取托管費和交易費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上面的巨大商機。不管其他電子盤上有什么巨大差價的品種,新電子盤應該統統一次性全都讓它們上市,且最好完全不限制托管(就像上海和深圳股市當年托管上市各種大量紙質股票不限制托管一樣),甚至不搞申購——純萃是讓它們在電子盤上有一個交易的“渠道”而已,讓其差價越大越好——增大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對于上述有著巨大差價的品種,如果不能一次性上市,而慢慢地逐步上市,效果可能會打折扣。
上述有著巨大差價的品種非常多,這么多品種肯定會有很多人來托管。既使來托管的人不爆棚,也總會來不少,總不可能連騙子都不如。騙子雖然受公安打擊,卻常年累月不斷地向不特定對象亂發短信,如此方法都能騙到人來上當,新電子盤不騙人,這么多差價巨大的藏品,會沒有人來托管?還會不如騙子?!
所以新電子盤只要不會不如騙子,就可大量地獲取托管費和交易費,從而做大自己。
2、新電子盤應上市有價值的低價藏品
約從2002年至今,大幅打折暴跌的1992年——1996年低價版票(套票),一直在上漲,它們的上漲不是依賴電子盤或完全依賴莊家等外力上漲的,也就是因為它們有價值,有潛力而受經濟規律的驅使而上漲的。其中的20分票單枚票最明顯,最典型!
故新電子盤,除上上述電子盤和實物差價巨大的品種外,應上市沒有電子盤也會上漲的上述郵票。使新電子盤和上市的品種充滿潛力和活力,把電子盤養肥養大,以便和其他的電子盤競爭!
當然,在上述方法下,如果又有莊家的拉升,新電子盤就更能水到渠成,新電子盤和其上面的投資者就更能發展壯大。
用上述方法,隨著人們不斷地來新電子盤托管藏品和交易藏品,關托管費和交易手續費,就可能“肥”死新文交所。
三、不能重蹈南京文交所差點滅絕的覆轍
南京文交所曾經因為上市了大量的高價金銀幣等,而差點滅絕,后按我的建議上市了低價藏品,以及其自己的“努力”,才起死回生,以致搞成了當今最大的文交所。
但南京文交所也有一個巨大,也可能是致命的缺陷:上市了太多我未優先推薦的郵資片(參閱我2013年11月30日發表的《希望南京文交所不比天津文交所慘!》)和港澳票。
郵資片因為高度控盤,太缺乏人參與,而價值有限。未上電子盤前在實物市場的莊家手里時就一直打折暴跌,“一文不值”。它們上電子盤后,只是從實物市場的莊家手里搬到了電子盤的莊家手里,憑什么一到電子盤就有價值而暴漲?正是散戶知道郵資片的高度控盤性,而不會輕易買,所以其在電子盤上漲的再高,也只能是莊家自拉自唱而價值低。
南京文交所上價格十幾萬元的“青海湖片”和近20萬元的“杭州灣片”,價格很虛。長期大量鼓吹電子盤的著名郵評人士寸吞木(吳壽林)披露,南京電子盤270多億元的總市值中,1/3以上的市值是由三個藏品“三輪虎大版”、“青海湖片”和“杭州灣片”貢獻的。這三個價格奇高藏品的市值高達100億元(按2016年3月5日的收盤價計算)。
港澳票則因為其在大陸不能使用(無使用價值)等而使其價值有限。
南京文交所除了上述缺陷,還有大多數文交所有的通病——南京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市場總監馬鵬程、市場部總經理萬紅霞答記者問時稱:“(南京文交所是)……一家錢幣郵票實物線上交易平臺”,而實際是“一家錢幣郵票實物‘限制托管’的線上交易平臺”。新電子盤如果克服了上述問題,可避免重蹈南京文交所差點滅絕的覆轍。
四、如果股市有實物市場 實物價不會亞于電子盤價
如果股市像郵市一樣有實物市場,實物市場的交易價肯定不會亞于電子盤股價。
股票之所以不允許私下交易,主要是因為國家、證券公司要收股票交易的印花稅、手續費等,所以上海、深圳股市上以前未托管的紙質股票的交易也是不允許私下進行的。
當年上海深圳、股市上的股票都是由紙質股票托管而來的,且托管不受限制。如果現在上海深圳股市允許提出托管的(紙質)股票,并允許私下交易,誰會傻子一樣,在股市上交易而繳納那么多稅費、手續費,且用遠低于電子盤價進行交易?誰不知道參照股市上的即時成交價,或者停盤后自由討價交易?特別是同在一地的投資者,可當面一手交錢(款可通過銀行轉賬)一手交貨,他們更不會如此。
由此可見,有實物市場和電子盤市場的郵市,實物市場的交易價,理應不會亞于電子盤的價。
五、市場自動調節 建立以實物市場為核心“大一統”市場
老電子盤已經把電子盤價拉的遠離實物價了,這對實物市場和新電子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因為水往低處流,資金往低價流。所以實物市場和新電子盤將聯合戰老電子盤。新電子盤拉大了實物價和新電子盤價后,實物市場又將聯合“更新”的電子盤戰“新”電子盤。最終,眾多電子盤將在經濟規律,在大一統的實物市場的自動調節下,建立以實物市場為核心的“大一統”市場。作者:劉鴻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