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年卡片的到來,不僅捎來了朋友的問候和祝福,更帶來了新年的氣息。翻閱著它們的日子,總是流淌著說不清道不盡的溫馨和喜悅。
我的箱子一直珍藏著一大摞賀年卡,這些小小的卡片是我人生的一個印記,是我生命樂趣的一個真實寫意。賀年卡片是郵友間友誼的象征。大家在賀年卡片上通常寫幾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郵海無涯苦拼搏,學無止境圖奮強,青春時光無限好,敬我師長集郵藏。”“方寸園地幾度聞,八閩郵會喜逢君,世紀之交成知音,千喜之年同攀登”。“榕光千里存知己,難逢數載又同行,祝君虎年行好運,萬事如意合家歡”。“嗜郵如命愛成癖,嘔心瀝血情亦注,探付求索何止息”---和肖友共勉。“賀55華誕。集藏玩樂,樂趣無比”。生肖705徐代君。 677號 鄧湘軍、706號鄧志忠 安徽郵友朱 寶敬賀。
2004年。2005年。我收到生肖集郵研究會寄來的年度會費回執,免去了過去回寄收據單據,利用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的空白處,蓋有“生肖集郵研究會會費收據”字樣的長方形圖章說明,再加蓋“會員工作部”圓形章。這種用賀年卡片的回執方式,省時,省力,節約,又有收藏意義。
2002年我收藏的壬午年賀年明信片還獲得三等獎, 它們來自全國各地,有學生送的,師生情誼比海深比天高,有各地報刊雜志編輯老師送的,他們的每一句祝福,既是對我爬格子辛苦的肯定,更流露著對文學藝術這塊寶地的虔誠。
如今,時代變了,手機、電腦、、、各種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短信息,E-mail、電子賀卡等等先進手段也屢屢翻新,趣味盈然,可對賀年卡這種傳統媒介,我及我身邊的好多朋友依然衷情不移。每年元旦前后,我們依然快樂地收.發著賀年卡片,依然沉迷‘卡’生活。
師生情誼比海深比天高,各地報刊雜志編輯老師送的,他們的每一句祝福,流露著對文學藝術這塊寶地的虔誠。 對賀年卡片,我是越品越有味。